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或因全球变暖减少约5%至1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8:0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雷敏、姚润丰) 记者18日从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上获悉,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因全球变暖在总体上减少5%至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我国的粮食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将增加,产量波动变大;二是由于气候环境因素的改变,我国原有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将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三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施肥量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四是今后几十年内的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还会通过影响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和进口大国的粮食作物产量,进而影响到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向。(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