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印度撤销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诉讼 中企大获全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01:5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邢少文 发自广州

  李良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备受关注的印度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案以中国企业大获全胜而告终。

  4月2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对来自中国的青霉素工业盐的反倾销调查

  对于国内最大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华星制药厂而言,这意味着他们保住了60%的国际市场份额。

  “商人,总是要考虑利益最大化的。这也是我们与印度贸易伙伴充分沟通、协商的结果。”昨日,华星制药厂供销处处长李良才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2006年1月,应印度国内唯一一家青霉素工业盐生产企业印度南方石

化工业公司申请,印度商工部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 10 月1 日~2005 年9 月30 日,起诉方以结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计算的倾销幅度为84.92%。

  资料显示,调查期内,我国向印度的青霉素工业盐出口金额达9950.872万美元,数量为9998.325吨,约占出口总额70%。

  大量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的进入使得印度当地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不断走低,去年曾跌至历史性的5.8美元/十亿单位(BOU)。由于印度

能源成本节节攀高,使得当地仅存的生产企业几乎都是亏本经营。

  然而,印度国内的几大制药企业显然也并不赞成南方石化工业公司的举动,原因是这几大制药企业采用的青霉素工业盐都是从中国企业购买的,对于他们来说,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的低价格,是有利可图的。

  因此,在接到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之后,华星制药厂副厂长章全义曾抱怨印度企业太狡猾:“(他们)曾多次对中国企业表示只要压低青霉素价格,他们就会大量进口,反倾销的事情由他们来解决。”

  当然,获胜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的积极应诉,“在以往的多次国际贸易诉讼中,国内企业不积极应诉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总结此次胜诉的经验时,中国医药

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人士对记者说,“这一次,印度撤诉是迫于国内外的共同压力。”

  虽然中国企业保住了上亿美元的出口,但青霉素工业盐下一步的产业走向仍然并不明朗。国内青霉素工业盐作为大宗原料药,由于处于产业链低端,下游产品开发乏力,环保成本大,产能过剩、盲目竞争等,一直处于反倾销诉讼的边缘。

  虽经多次限产保价的协调,但效果甚微。类以印度的胜利能够坚持多久?

  最为敏感的当然是价格的无序。为此,去年8月,国内五大生产企业曾联手形成了限产、提价共识,其中约定:青霉素工业盐原料药外销价格不得低于6.3美元/BOU,内销价不得低于57元/BOU。

  但业界也对这样的价格联盟能够保持多久持有疑义。“下一步我们也将会做一些价格协调工作。”医保商会人士则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