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重点行业电力需求增长降低 今夏有望缓解电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0:29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严娟娟报道

  夏日的气息俨然日益逼近,近日印度的热浪加断电造成的人员伤亡让中国的百姓倍感心惊。实际上,炎炎夏日里的用电高峰和断电威胁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掉以轻心。5月7日,北京电力公司召开度夏工程紧急会议,对日益紧迫的度夏工程进行全面、科学、系统地部署。但仍然有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摆在面前,今年夏天还会出现电力紧张吗?

  随着今年投产的发电装机将在二季度后进入投产高峰期,预计二季度和下半年,全国缺电范围还将继续缩小,缺电程度也将继续减弱。这是CIEN记者日前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发布的第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会上获悉的。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在接受采访时说,除局部地区在迎峰度夏期间会有些紧张外,预计二季度及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季度电力供需形势有所缓解

  以下一组看似枯燥的数字足以令人读出清凉之夏的味道。

  CIEN记者从中电联4月28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获悉,一季度全国新投产机组1198.89万千瓦。其中水电71.11万千瓦,占5.93%;火电1125.20万千瓦,占93.85%。全国发电量606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0%。其中,水电发电量64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火电发电量526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0%,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4个百分点;核电发电量125.6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1%。发电装机的稳步增长,电力需求的相对回落,使得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了明显的缓和。1月份全国共有9个省级电网拉路限电,到2月份缩小到了5个省级电网,3月份进一步缩小到两个省级电网。

  与此同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也在向正常水平回落。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251小时,比去年同期回落62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602小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1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405小时,比去年同期回落90小时。

  种种迹象表明,一季度的电力供需形势为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应对定下了一个明朗轻松的基调。

  今夏基本可满足电力需求

  中电联预测,2006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1.5%左右。根据这个预测,预计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的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得到缓解,缺电范围继续缩小,缺电程度也将继续减弱,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高峰负荷电力缺口为800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气候条件及需求侧管理的效果将最终决定负荷缺口的大小。华北、华东区域的电力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华中电网供需基本平衡,东北电网供需平衡,西北电网总体平衡,略有富余,南方电网缺口逐步减小。

  为什么说今夏可以基本满足电力需求呢?中电联在《分析报告》中这样分析,由于受产能过剩、原材料涨价、成品降价、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可能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季度黑色、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投资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产量的增长会有一定的下降,由于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四个重点行业对电力的需求增长会进一步降低,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也将逐步降低。加之在第二季度,我国的发电设备、发电建设安装工程将进入历史上的交货、验收高峰期,相应地发电装机也将进入一个投产高峰期,预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将投产装机容量在3000万千瓦左右,全年投产规模将在7500万千瓦以上,电力供应能力将得到加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可以满足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需求。

  另据CIEN记者了解,今年全国将投资200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0000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5000万千伏安左右,电网输送能力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上半年将要投产的输变电工程,也将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输送能力有所提高,有效保证迎峰度夏高峰期的电力需要。

  业内人士分析说,在国务院领导及各相关部委的积极协调下,全国电煤合同大部分已经落实,电煤从数量和库存上基本可以保证迎峰度夏期间的需要。但是,个别省份电煤落实情况不够理想,部分发电企业的缺煤情况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