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独立化经营成车企渠道新方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0:23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李汉桥 报道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全国近1800家各种品牌的汽车4S店中,只有600家盈利;此外500家盈亏持平;多达700家经销商亏损,其中300家经销商已经出局或者被整合。

  北京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卢锦华对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
去年北京有汽车专卖店1300家,而今年上半年已降为1096家,其中半年内销售不足100辆的企业就达到了761家。可以说,现在对车市的残酷性理解最为深刻的就要算这些经销商了。

  但与此同时,日前上海大众SKODA投资意向大会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还不知道将会生产什么车,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经销商抢风头?”一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疑惑。“在整个汽车市场店面经营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反差太大”。

  4月初,上海大众发布组建SKODA销售网络的消息,短短的半个多月内,受邀参加投资意向大会的经销商就超过了500家,而上海大众在SKODA品牌的网络规划中,到2007年也不过80家。

  利益驱动

  “在网点建设方面,上海大众SKODA将会采用旗舰店、4S店等多种经营形式,投资者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建设标准,但是,无论旗舰店、4S店都将会依照SKODA全球统一的服务标准。”上海大众SKODA品牌项目外方负责人施罗德对记者表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海大众SKODA的经销商门槛与其他类似品牌并无差异,按现在的市场普遍标准,建一家标准的4S店,除去土地费用,一般的品牌需要600万-1000万左右投入,高端一点的品牌则需要3000万-5000万元。

  “其实经营一家标准的4S店前期投入是非常大的,但这也是博弈。前期我们对SKODA、上海大众以及SKODA的车型都做了详尽的市场调查与了解,感觉这样一个品牌让上海大众去做,相信会有好的市场。”一位参加上海大众SKODA投资意向大会的经销商介绍,“另外,这次SKODA建店标准的设定也充分考虑到经销商的财务情况与投资回报。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旗舰店,除去土地费用,大概需要投入750万-800万左右的费用;而4S店的前期投入将会比旗舰店还低一些,针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差异,更有不同投资标准以适合当地的投资者。相对于其他同级品牌如丰田、标致的店面建设费用,SKDOA作为国际化的品牌,属于非常务实的那种。这样一来,将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前期成本投入的压力,尤其是相应的政策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余地,看来上海大众是经过了充分的市场研究后,从我们经销商角度考虑了很多因素,这也是我们选择SKODA的一个重要原因。”

  苦乐不均是“经销商圈子”洗牌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市场的控制权正不断向强势的生产商和品牌集中。对于经销商来说,希望经营的品牌强势、企业背景深厚;对于厂家,则希望自己的销售网点上档次、出规模、经营者有能力。

  看来这才是激发经销商的投资热情的原委。

  当然,这要基于双方的共识:“放长线,钓大鱼。”毕竟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仅仅指望卖车挣钱,并不现实。

  独立化经营模式

  一则美国商业调查表明:在汽车销售商的利润来源中,售后服务占50%,汽车销售占10%,零部件销售占10%。在

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汽车市场的竞争点早已从
新车
销售转移到售后服务、
二手车
销售、汽车金融等领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竞争态势也已经向服务和渠道方面聚焦。

  “未来上海大众SKODA将采取相对独立的区域化经营模式,严格划分各经销商经营区域。”上海大众相关负责人介绍。

  “常规模式下,由于前期销售区域划分的不清晰,导致后期实际市场销售中的区域冲突;另外,一些经销商可以共享同一区域内其他经销商的市场推广结果,都降低了经销商的营销推广热情和投入。而SKODA将采取的方式首先为每个经销商划分好了各自的经营区域,避免了无谓的同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经营积极性,同时也让各经销商明确了自己的市场拓展范围,容易将自己负责的区域做深做强,而对消费者来说,则可以得到更完善、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汽车渠道经营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建立于高规范标准之上的独立化经营的‘复合型’销售网络是汽车渠道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方向。”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充分挖掘地方潜力,全方位考验经销商精耕细作的能力。当然,如果这种方式贯彻下去,结果很明显,就是每个经销商都是厂家设在各个区域的利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