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洋超市洗牌国内建材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01:19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高初建

  “五一”黄金周前夕,百安居在中国的第50家店在北京开业。仅仅一周时间,这家新店的营销额创下新纪录。这似乎印证了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的一个判断:建材超市一定能后来居上,取代传统的建材市场。

  所谓“传统建材市场”,指的是那种由不同的产品经销商和不同的店铺松散联合、集中经营的市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业态成为建材市场的主流。它的好处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集中的购物场所,实现了方便购物的要求。但这一业态有致命的弱点,即:市场主办方对各个店铺出售商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让市场管理者极为头疼,即使采取“先行赔付”等手段,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建材超市开始出现,包括来自欧美的百安居、欧倍德以及本土的东方家园等超市纷纷开业,形成与传统市场相抗衡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建材市场中,建材超市的市场份额2003年时为20%,2005年已上升到50%,北京的建材超市也从两年前的5%迅速上升到15%。

  “建材超市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确保经销产品的良好质量和低廉价格以及一站式服务、统一配送等特殊的服务。”卫

  哲肯定地认为,这种优势是传统市场望尘莫及的。比如,百安居作为连锁零售商,能够获得ISO9000质量认证,尤其是能够获得ISO14000环保质量体系认证,这在传统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超市当然就要提供超值服务。在百安居新开业的第50家店,率先推出了大宗团购优惠价、基础建材货场、“零首付”

家装贷款等独创的销售模式,深得消费者好评。举例说明,如果一个
装修
施工单位成为百安居的会员,那么,这个单位装修需要的所有建材,从成吨的沙子、水泥,到小小的五金配件,都可以一站式购齐,并且享受到团购优惠价格。在一定距离内,百安居甚至送货上门。这一系列服务,大大降低了那些中小施工单位的采购成本,使他们渐渐成为超市的忠实消费者。

  据介绍,在欧美国家,建材市场几乎全部是超市类型。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竞争淘汰后,集中采购和集中管理的超市,被认为是最符合市场需要的。不过,卫哲表示,中国的建材超市不必全部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需要表现出中国市场的特点。

  百安居隶属于业界

500强企业之一的英国翠丰集团(K in g fish e r G roup)。该集团为世界第三、欧洲第一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据百安居高层主管M a rk Ladh am介绍,翠丰集团自1999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店之后,6年时间即开设了50家店。翠丰集团已决定将全球新增投资的40%用于中国市场,计划到2009年时在中国开设100家店,力争成为中国建材市场的龙头企业。

  有专家透露,翠丰集团如此重视中国市场是有原因的,去年,翠丰在全球的营业额增长率仅为4.7%,而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率为47.8%,是其全球增长率的10倍。据测算,中国45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的建材市场需求量约在4500亿至5000亿元左右,这一庞大市场必将成为国际建材零售商的争夺重点。翠丰集团的长驱而入,正是这一争夺的前哨战。国内建材销售商如何应对国际建材巨头带来的新模式、新理念的竞争,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