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铁矿石谈判进入冲刺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0:4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五一”黄金周过后,中国钢厂与国际矿业巨头之间有关2006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谈判又将展开。历史上铁矿石年度价格协议的订立时间未有晚于5月份的。按照相关规则,谈判最多只能延迟至6月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矿价谈判已逐渐进入“冲刺阶段”。

  谈判“主阵地”依然在中国

  本年度矿价谈判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僵局,且谈判重心明显偏向中国,并为日欧钢厂所默认。到目前为止,矿业方面依然没有“弃中国而他顾”。

  可以判定,中国需求对铁矿市场的决定因素已明显表现出来,中国矿石需求方与国际矿业巨头之间“双向依赖”格局已在形成过程之中。但是由于“双向依赖”的博弈平衡点一时还无法确定,所以谈判的拉锯难以避免。

  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为代表的矿业“阵营”认定今年矿价将继续上涨,提出的涨幅从一开始的40%左右调整为目前的24%左右。但以宝钢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钢厂对这样的涨价要求难以接受,不过同时也表示将积极寻求谈判的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的谈判将首先取决于双方在年度价格涨跌这个“大方向”上如何达成一致:要么是中国钢厂由不同意涨价,转向同意涨价;要么是矿业方面由坚持涨价,转向同意不涨或者下跌。在“大方向”上取得一致之后,才会正式进入议价阶段,也就是双方协商确立涨幅或者跌幅。

  目前预言谈判结果还为时过早,但多位分析人士表达了如下的认识:一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需求”与矿业供给之间的依赖是“双向集中”的特征,也就是“除了你他也卖不掉、除了他你也买不到”,供求平衡是迟早的事;二是中国

钢铁业正在组织化,谈判能力增强;但目前分散的现货市场规模依然过大,在市场投机因素下,平衡点会向矿业方面移动;三是中国钢厂应抓住此轮谈判的时机,主动把握谈判方向,积极控制价格的变化空间,争取不出现消极妥协的局面。即使最终同意不跌或者涨,也要把“长期跌、短期涨,涨幅的控制和长期合作机制的框架”集于一体。

  供求双赢的国际市场新秩序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

铁矿石的阶段性供求紧张确实是钢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铁矿石其实并不短缺。所以供需双方要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供需双赢的国际市场新秩序。矿业和钢铁业都是有周期性的产业,为了减少大的波动,供需双方都要有“反周期的思维”,未雨绸缪。

  在形成长远关系的过程中,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中国钢铁业必须“反求诸己”,下决心解决自己过于分散,低效产能过多,缺乏行业的整体组织和长期战略的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钢铁业的产业结构整顿政策必须“下定决心”予以落实,矿石贸易等“上道”领域的经营秩序整顿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一个短时期内将中国对外矿石需求全面纳入长期合同框架之内。

  二是以信息对称为前提,理性认识并把握钢铁原料市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黄金干说,近年来,全球钢铁产量增长,尤其中国钢铁产量的较快增长,给一些钢铁原料资源国和贸易商带来巨大商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长期低估了国际大市场钢铁原料供给的巨大潜能;另一方面过分夸大了中国钢铁产能的有效性,误导了全球铁矿石价格的暴涨。理性地看,全球铁矿石资源丰富,供给充足。据国际投资银行的预测,自2006年到2009年,全球铁矿石将呈阶段性过剩。

  因此,矿石供需双方要想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就不仅要同步推进长期战略,而且还要彼此交叉参与,并形成互相监督、共赢共利的机制。专家表示,今后中国钢铁业与国际矿业巨头之间应把更多的谈判力量投入到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之上,可研究互相参股、矿价与钢价的利益平衡划分、共建矿山和钢厂等方面的课题。像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资在圣路易斯港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参股建设巴西和澳大利亚矿山等项目都应进一步推进,形成上下游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