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电力 > 正文
 

万亿电网资产面临重组 输配分开工作已提上日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09: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峰 上海报道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政策法规部主任王强近日公开表示,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将是“稳妥实行输配分开”。

  王强的另一身份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的一段讲话,使业内
暗战数年的输配分开的争论跃为电力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

  万亿资产再拆分

  在谈到输配分开的时间表时,王强说,输配环节的分开工作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相关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也正在研究中,并在适当时候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

  输配分开,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据介绍,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国家电网公司资产约为1.2万亿元,南方电网公司资产约为2600亿元,在这其中,遍及城乡配电网(110千伏及以下)的资产保守估计接近半数左右。

  改革有加速迹象。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此前不久两大电网公司尚在酝酿“电网整体上市”。

  尽管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都没有明确宣布整体上市方案,但一位外资投行的人士向记者确认,整体上市的确是电网公司酝酿的方案之一。这家投行从2004年起,就与两大电网公司进行多次接洽。

  此前,南方电网董事长袁懋振曾经表示,南方电网上市的工作在推进之中。有消息说南方电网公司初步的意向是整体上市,发行25%~30%的股份,预期融资人民币800亿元。

  而之前中电飞华到香港上市也被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国家电网公司叫停, 而理由之一就是中电飞华上市不利于未来国家电网公司整体上市计划。

  如果配电网从电网资产中拆分,两大电网公司酝酿多时的整体上市计划,实际上已经被推翻。

  电力紧张局面趋缓,是电力体制改革再次启动的宏观背景。但电力体制改革进展艰难,输配分开更是难中之难,但电力体制改革行至当下,输配分开已成为绕不开的关隘。

  输配电的定义是,将众多电源点与供电点连接起来的主干网及不同电网之间互送电力的联网网架称为输电网;在供电区之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并直接为用户服务的支网为配电网。

  打开国家电网公司的网页,国网公司对自己这样介绍:“(国网公司)是经营输电、变电、配电等电网资产的特大型企业”。输配分开后,“配电”一项,将从国网资产中移除,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而“电网公司”这个词语也将消失,演化成“输变电公司”和分属各个地区的“配电公司”。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清晰地计算配电资产在目前电网资产的总盘子中到底占据多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1998年进行农网改造之前,配电网(110千伏及以下)资产主要属地方财政。这中间的产权关系相当复杂,在直管直供县中有部分地方资产和集体资产,在趸售县和自管自供县中也有部分中央资产和集体资产互相纠缠。

  而在进行了农网改造和之后的城网改造之后,伴随着中央财政的投入以及部分地区对农村电网的“上收、代管”,清晰地计算配电网的资产更是复杂。

  但即使最为保守的估计,配电网的资产份额也不容小视。中国投资协会

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详测算,在1998年进行农网改造之前,配电网资产约在2000亿-3000亿,农网改造有投入2884亿,城网改造投入300亿-400亿,仅这样简单测算,“配电网资产也大概在6000亿左右”。

  6000亿的资产分拆出来,就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不可等闲视之。考虑到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行至中盘,利益纠葛复杂而深厚,输配分开成为焦点性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

  陈望祥称,输配分开是打破电网垄断电力市场,构建有卖方(发电企业)、有买方(配电企业)市场主体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核心举措。但他坦诚:“中国的电网企业对此有不同看法,输配分开推进起来相当困难。”

  但首都经贸大学刘纪鹏教授却对记者表示,现阶段进行输配分开将给电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他认为:输电、配电的垄断性经营并不会因“输配分开”而打破,这是由其网络性经营特征决定的。

  刘纪鹏认为,在对国电系统的第一次拆分完成后,当务之急是打破政府部门对电价和电源项目的行政审批。因此,电力体制改革下一步打破垄断的首要任务是打破行政性垄断。他说:“5年来,电力改革最不成功的就是电价改革,不解决电价改革是无法奢谈输配分开的。”

  但陈望详认为刘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他说:“不进行输配分开,就没有办法准确核算电网的真实成本,也就没有办法制定合理的输配电价,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电价改革。”

  电监会的一位官员也有同感。区域电力市场之所以进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销售电价锁定的情况下,电网无法承受电网竞价上网对自身盈利空间的积压,而缓解压力的方式需要制定合理的输配电价。他说:“而如果输配分开不开展,确定真实的输配电成本,制定合理的输配电价都无法深入。”

  显然,在输配分开与电价改革的关系上,争论的双方的焦点已经演化成: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作为输配分开的反方,刘纪鹏表示对输配分开的方向并不反对,但他认为,现在提出输配分开是“为改革而改革”。他反问:“人为制造市场利益主体,由此而来的电价上涨和电网安全谁负责?”

  但陈望详认为,“这种论调是利益集团的一种要挟。”他说,输配分开后,将打破电网作为单一购买方的现有市场格局,形成购电方和发电方的自由选择;到那时,电网才能变成一张纯粹的输送网络,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才能形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9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