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原油进口配额制成民营油企股权换油源计划瓶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9:4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向闻 上海报道

  近日,由“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倡导和推动的“股权换油源计划”在印度尼西亚、中东地区获得了6个石油区块,总价值达4亿多美元。

  记者了解到,该“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系原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副会长
崔新生在脱离石油商会后发起并主持运作的一个产业基金,目的是为欲走出国门寻找油源的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搭建一个与海外油商合资合作的平台。所谓“股权换油源”计划正是在这一主导思想指引下产生的,即中、下游民营油企通过置换部分股权,从周边及石油输出国家企业换取稳定持续的能源供应,形成集合投资效应。

  来自媒体的信息显示,目前申请加盟“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的企业已经有50余家,加盟成员企业资产涵盖港口码头仓储及

加油站、炼化、油田勘探等领域。

  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此次获得的6个区块都属于未勘探开发区块,因此这类投资带有风险投资的意味。“据说2007年底能够实现大规模开采,但究竟能出多少油目前还是未知数。”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便这些油田区块实现开采后能获得稳定产量后,要想进入国内市场目前还存在种种难题。毕竟目前国内拥有非国营贸易原油配额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股权换油源’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因为目前还无法破解原油进口过程中的政策瓶颈。”5月8日石油业内专家、北京异构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薇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光彩

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靖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光彩能源有限公司已经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报告,欲通过变通的方式解决配额问题,但目前尚未得到答复。

  光彩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研发生产,由于背靠中共中央统战部,拥有海外油源及相应供给渠道,因此成为“股权换油源”的出让油源一方,而国内众多拥有加油站、油储设施的民营企业则处在出让股权的一方。

  “由于国内非国营贸易的原油进口实行配额制,且所有进口原油必须交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因此解决民营石油企业现有危机应从如何打破配额限制方面着眼。”陈薇认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