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黄金周文化市场亦冷亦热 成都节日演出无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9:5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成都,节日演出无市场

  97台274场精彩演出扮亮首都“五一”;60多台200多场各类演出汇聚上海;南京也有30多台近200场各类演出登台;而素有“演出第四城”美誉的成都仅有三个剧目苦撑……

  “五一”黄金周,应该是个不错的演出市场,然而截至昨(7)日,曾创造不少演出票
房纪录的成都,大假期间有些落寞。

  三个剧目苦撑市场

  大假7天,演出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其他城市外来、本土“打擂”的热闹相比,成都的三个剧目都是“本土造”。由省人艺排演的儿童剧《草房子》,原本打算在四川锦城艺术宫扎根7天,没想到演了三场就“夭折”了,每场仅六七百人的上座率,根本不能维持7天。接着演出的川剧《欲海狂潮》,在锦江剧场的票房也并不尽如人意。音乐剧《金沙》,已经有了上百场的演出记录,所以,依然不能成为大家的最佳选择。

  观众:没好剧目可消费

  “没有好的剧目肯定就没观众捧场,演出场所自然冷清了。”喜欢看演出的赵先生说,整整7天他不知道成都哪里有好的演出可看,只得带着家人外出。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广告公司刘小姐身上:“好容易空了,却没地方看演出。”她有些遗憾地对记者说,“五一”期间,她翻遍了所有演出信息,在成都,也似乎只有三场演出可看。刘小姐有些疑惑:“大假是不是不适合消费演出?”

  昨日,在记者采访中,有80%的成都市民表示,没想过大假到剧场看演出。有70%的市民这7天或是参与“打

麻将”、“
斗地主
”等娱乐,或是外出旅游。不过,大多市民表示:如果有好的演出,票价合理的话,并不排斥“多一种娱乐方式”。

  演出商:节日不敢大胆出手

  “五一”成都演出市场的冷清已持续几年了,并不是演出商不愿引进,而是成都特殊的市场性决定的。该人士告诉记者,有演出机构曾作过调查,“节日安排”一栏中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两项支持率最高,看演出仅仅是“可以考虑”。面对这样的数据,有多少演出商敢轻易出手?“我们发现,成都观众几乎没有节日消费看演出的习惯。由于大假时间充裕,选择也多,不少观众外出旅游。所以不少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但能容纳上千人的剧场却只有50%的上座率。”成都艺术中心负责人也表示,由于成都市民的休闲方式与北

  京、上海等地的观众不同,所以节日引进演出肯定会亏,剧场也就放弃了这一市场,所以,要想黄金周在成都看到类似《云南映像》、《雷雨》这样的高成本演出,几乎不可能。

  “不是热剧就吸引不了观众,市场冷了演出商就不敢大胆出手。”业内人士坦言,成都节日演出市场消费似乎进入了恶性循环。

  狗儿演技不输明星

  “五一”档期,6部新片云集影城,《理发师》、《茉莉花开》、《章鱼东河惊魂》、《雾都孤儿》、《雏菊》、《战神再现》等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但观众更爱《南极大冒险》。

  《南极大冒险》尽管在节前已上映了10多天,但它在大假期间表现仍很出色,仅成都王府井影城一家,每天都有4至5万元票房收入。而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当数《战神再现》。

  《南极大冒险》中八只狗演技精湛,不输于任何明星大腕。有影评称,“是这些狗拯救了这部探险片”。

  盆景展览有人缘

  “意大利奥马尔·嘉里亚尼艺术展”、“第二届四川中学教师美术作品展”、“第二届川籍国画名家展”、盆景展等,大假期间让人目不暇接,但观众买账的并不多。

  昨(7)日,记者来到省美术馆,偌大的展厅冷冷清清,只有几位学生正拿着相机拍摄,意大利当代画家奥马尔·嘉里亚尼作品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观众告诉道:“都利用大假到外面旅游去了,看展览的人当然就少了,加之国外的展览我们看不懂。”

  同样是展览,成都公园的庆“五一”盆景主题展览,则吸引了众多观众,尤其是川派盆景名师现场盆景制作表演,更让观众喜欢。大假期间,杜甫草堂的观众达到5万人次,武侯祠达到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来看,文化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多层次化的态势,这意味着理性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时下的文化消费又主要是以大众文化消费和娱乐消费为主。

  短信投票皆大欢喜

  7天大假,几场选秀活动同时登场,不少荧屏前的观众拿起手机,参与到电视娱乐中。《超级女声》长沙赛区有四川选手参赛,央视《梦想中国》重庆赛区,也让不少川人牵挂,每天主持人公布的短信数据中,不乏四川观众的支持。

  设在四川本土的电视秀也赢得了观众的短信消费支持。由于“挑战主持人全国选拔赛(成都赛区)”采取了UP晋级方式,即每场比赛,未能当场晋级的选手,到下一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得到场外投票最多的一位,将能同样晋级到下一场比赛。所以,场上选手使尽浑身解数拉票,场下观众发送短信表达意愿。这样的电视娱乐消费,观众乐在其中,电视台更是欢喜无限。

  文教图书读者热捧

  销量一直下滑的文教图书,今年“五一”大假却有全新表现。记者昨(7)日从西南书城获悉,7天假期,文教类图书销量同比上升5%,音像类上升7%,而文学类书又以青春小说和魔幻悬疑小说两大类最为畅销。

  作为青春小说的代表,安妮宝贝的新作《莲花》居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而《达芬奇密码》则是悬疑小说的代表,它打破了传统悬念小说的模式,结尾令人叫绝。 (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