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民营资本成浙江担保业主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3:2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霄峰 发自上海

  民营资本充裕的浙江,目前50%的担保机构资本主要来自民营企业,这是《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从浙江省相关部门了解到的数据。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公报》来看,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担保机构数量已经超过政府出全资或参股组建的担保机构。

  浙江的大部分地市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民营担保公司——到2005年底,浙江省共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49家,其中政府出全资或参股组建的124家,政府出资占比37.15%,其余部分全为企业和个人出资。记者了解到,杭州市萧山区是民营担保最为盛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已先后建立了20家以镇为单位的信用担保公司。

  另外,本报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05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20家“会员制”担保公司共有超过2400笔、总计11.6亿元的担保贷款,5年来未出现过一笔不良贷款。浙江的担保公司实行“会员制”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

  所谓“会员”,其实就是担保公司的股东。企业必须出资入股,并通过公司董事会的资格审查成为公司会员(股东),然后才能得到与出资额相应倍率的担保。每家企业加入担保公司的同时,要出资5万元到20万元不等。根据出资额的不同,企业在向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时,担保公司将提供最高5倍于出资额的担保。在萧山,现在有288家中小企业成为担保公司的会员(股东),20家担保公司的总注册资本7520万元。

  萧山新街镇担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必须严格考察会员企业家的人品。为防范风险,提供担保前,会员(股东)都要与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以自己相应可变现的资产作抵。企业主在贷款时还要以土地或者房屋等来抵押,并且规定会员之间互相担保。”

  但是,浙江民营担保机构的劣势也显而易见。据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会长吴家曦介绍,“瓶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即担保机构规模总体偏小、担保放大和赔付能力不强,和担保机构内部运作制度不够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