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核能源是双面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11:24 中国电力新闻网 | |||||||||
惨剧扭曲花样年华 在绿色和平组织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调查中,有一摞厚厚的文件,记载的全是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在爆炸时还很小,有的尚未出生,却只能在与病魔作无休止的斗争中度过。爆炸发生时,10岁的核电站子弟奥利西娅照常在上学。她回忆说:“那天很热,像是夏天。大家被关在教室里,不明白是为什么。此后她患上了严重的头痛,
安娜.普生科,1990年出生在白俄罗斯一个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而受到高度污染的小村庄。4岁时,她总是无故昏倒,经诊断,她的脑子里有瘤块。虽然医生将脑瘤切除,但她的身体没好转。后来安娜被政府承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的受害者,获得了证书,代号000358。现在安娜的所有的事情都得别人帮忙。她和家人都被折磨得筋疲力尽。 奥利西娅.绍夫科什塔娜娅患有严重的头痛,有时还会失忆,她不知是否该将这一切归咎于切尔诺贝利事故。但她对在普里皮亚季长大成人的岁月可是充满深情回忆,这座小城是20世纪70年代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建造的。奥利西娅现居住于切尔诺贝利以南约110公里的基辅,她吃着碗里的樱桃饺子(当地称之为“瓦伦尼基”),停下来说:“真是美妙啊,那是个温馨的小城,有好多树木和玫瑰。我们有体育课,我玩手球、游泳,还下跳棋。大家学音乐,我还加入了合唱队。我的童年很快乐。” 然而就在那个下午,奥利西娅的母亲回到家就关上了窗户。市政工作人员上门发放了碘片,它是放射性的“131碘”中毒的预防药。妈妈还给奥利西娅喝了一小杯伏特加,苏联人普遍相信伏特加可以预防辐射危害。奥利西娅的父亲是工程师,那天刚从莫斯科回来,他在那里通过了博士学位考试。颇为讽刺的是,他的论文研究的恰恰是核电站灾难的发生概率。父亲后来告诉奥利西娅,他在回家途中看到孩子们在水龙冲洗后的路面水洼里戏水。他恳求他们回到屋里去。当时孩子们浑身都被放射物浸透了。 灾后三重痛 除皮耶、奥利西娅和安娜外,还有更多的人因这次事故而痛苦不堪。 病痛:前苏联媒体透露,爆炸后,周边地区约15万人的甲状腺受到大剂量放射性碘131的严重侵害。在乌克兰,儿童患白血病的机率高出正常标准的4倍。 一轮新的疾病如今可能正在袭击曾经工作在抗灾第一线的24万名男女。这就是白内障(它也是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显著病征),患者人数正在持续增加。更令人不安的是,一项对俄罗斯“清理者”的研究,将20世纪90年代的230例“超常”死亡归咎于切尔诺贝利事故,死因包括心脏病、白血病和其他癌病。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心脏病之间的关联尚难定论。辐射的冲击波能损伤血管,但某些科学家认为,“清理者”群体中心脏病发作率的升高更像是酗酒、大量吸烟、压力和饮食不良所致。然而,“清理者”癌症病患的增多早就在意料之中,迄今为止的零散病例恐怕只是个开始。白俄罗斯的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主席杰克夫.克尼希斯贝格指出,在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某些辐射引起的癌症要20到25年的时间才会发作。他说:“可以说,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尝到恶果。” 母亲的心痛:因放射性后遗症,畸形儿童大量出现。这让无数母亲心痛无比。 生活痛: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因经济发展问题无法定期向切尔诺贝利附近的153个村子供应食品,也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接受这些“生态难民”。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明斯克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马利科说:“心理上的后果一直是毁灭性的。许多妇女觉得,她们会生出不健康的婴孩,或者生出前景黯淡的婴孩。许多人觉得自己终将死于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给世人敲响了一个警钟――核的危害有多大!谁都不希望看见切尔诺贝利惨剧再次发生,这就需要各国核电站严守第一道锁――技术。技术是核电安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制造这种危害,反恐也是核电站必须严守的一关。“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马上意识到了这个危险。华盛顿官员说,美国目前有103座核电站,如果恐怖分子从空中对美国发动袭击,这些核电站很可能首当其冲。而且美军曾从“基地”组织的办公室搜查出含有工程软件制作出来的美国水坝模型也验证了这一点。一些精通网络技术的“基地”组织成员很可能还会绕道而行,对美国核电站等关键设施的电脑发动袭击,借此制造恐怖事件。 目前各国对待核能的态度不一 俄罗斯:开发核能更重安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惨痛教训推动核能技术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俄罗斯如今的核电技术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俄的核电建设在世界居于前列。现在俄共有10座核电站、31个核电机组。按照俄政府的核电发展计划,2010年前将再建3个核电机组,到2030年核电在国家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6%提高到23%。目前俄正加紧研制更安全的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是国际核燃料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和核废料的主要处理国。 德国:通过立法放弃核能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德国展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长年论战,焦点是德国是否应放弃使用核能。2002年德政府立法放弃核能。去年上台的大联合政府继承了这一决定,计划到2021年逐步关闭所有核电站。德国目前尚在运行的核电站有17座。 近来,德国国内争议声再次响起,矛盾集中于国家能源政策,包括是否延长核能使用期限。争议的起因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之争使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感到担忧。此外,国际油价一再上涨,促使德政府在能源政策上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不过,德国舆论认为,德国仍将逐步减少直到全部取消使用核能,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能源紧张“核”以解忧 核能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还是清洁的。化石能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碳粉、重金属物质等污染物,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世界各国科学家曾对百万吨级的煤电与核电站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做过比较:煤电排放二氧化碳约为700吨、二氧化硫约为6万吨、氮氧化物约为9万吨、火渣及飞灰约为80万吨;而在核电生产过程中,以上物质皆为零排放。还有人担心核电具有放射性,但放射性不是核电所独有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煤渣及粉尘中含有铀、钍、镭、氡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煤电所产生的放射性比核电要大100多倍,而且人类难以控制;核电的核燃料少且集中,加上生产核电的技术先进,人类已完全控制了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