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我们从5月份开始,就要一直忙到年底了!”北京通铭环保设备公司业务科销售人员房杰说。房杰对公司的业绩十分满意,通铭公司接到的脱硫装置订单,已经足够他们忙活一年。
他的同行应该同此感受,今年前两月,以脱硫除尘装置为代表的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销售十分火爆。根据有关统计,以吨为单位计算,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实现了302.26%的产量同
比增长,位列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幅第二。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跳跃式增长与中国目前不断加强的环保监管有关。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中国政府拟定的所有指标中,唯独环保指标没有完成。
随着中国开始强化企业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的春天也随之来临。
环保风暴催生
“最近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销售情况是不错,主要是防尘脱硫设备,特别是电厂的脱硫设备最好。” 4月25日,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梅先生告诉记者。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有很多种,包括汽车尾气防治设备、除尘设备、脱硫设备等等。脱硫除尘装置正是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主要功能是消除燃煤电站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物质,使燃煤电站实现烟气的达标排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段宁研究员说,最近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销售的增长与我国最近高压环保监管有关。
从2003年起,国家发改委规定新建电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施。
虽然有相关法律规定,但因历史惯性和资金的因素,火电脱硫进展缓慢,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逐年增长。一些电厂宁可罚款也不愿上脱硫装置,因为根据有关规定不达标排放的处罚不过10万元,而要上一套脱硫装置最起码也要1亿多元。2004年以来,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项目成批上马,环境保护更是被抛诸脑后。
以至于2006年4月17日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两个指标:一个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一个是化学需氧量。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仅减少了2%,均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
2005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环保风暴”,46家火电厂因未按规定期限启动脱硫项目而被通报,并责令这些电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脱硫项目建设,否则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将暂停审批。全国很多电厂,由此对脱硫不敢怠慢。
2005年10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实施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进行了规范。段宁说,标准出台之后这三项污染物的管理比以前更严格和完整了,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将被罚款。
随着2005年的环保风暴和一系列法规出台,各电厂开始改变思维。因为,脱硫装置在未来五年必须要上。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企业环保做了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提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增加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能力,使90%的现有电厂达标排放。
全面繁荣
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脱硫”的要求日趋严厉,电厂脱硫形势开始改观。“现在国家有那么多规定,不上不行啊!硬着头皮也要上,虽然资金很紧张。” 某电厂基建处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山西省是燃煤发电大省,为缓解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压力,山西省政府2005年开始要求省内109家燃煤电厂全面启动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到2007年底所有工程完工。逾期未完成的,环保部门将依法给予处罚,直至关停。
山西省环保局污控处一位姓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山西10万千瓦的在建、已建电厂一半都进行了脱硫工程,上了70多台机组。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到2010年末,全国燃煤机组将达到5.2亿千瓦,届时按照全国烟气脱硫装机容量约占燃煤机组60%的比例计算,那么全国预计投运及建成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将达3.2亿千瓦。
这个任务,也将带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全面繁荣。一个脱硫工艺如引进国外设备的工程静态投资高达1000~1200元/千瓦,若实现国产化造价则可控制在700元/千瓦以下。以此计算,市场容量将达到数千亿规模。
但我国脱硫装置国产化严重不足。我国虽上世纪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至今很少有企业完全具备20万千瓦以上机组烟气脱硫的设计和设备成套能力。
2005年中,发改委明确表示,要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健全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标准体系和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后评估等技术规范,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说,2006年到2007年两年间,我国可新增装机火电预计为1.4亿千瓦。对于烟气脱硫可以说是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