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长虹布局3C 加速自主品牌崛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8:34 京华时报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大国,但并不是家电强国,制造规模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整体竞争力的质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缺少核心技术以外,也暴露出品牌路线的缺失。

  4月18日,中国家电业“龙头”长虹发布了自己在3C时代的新品牌形象——“快乐创造C生活”,将依托3C产业布局,以实现品牌的整体跨越。

  中国家电

  患“品牌缺失症”

  3月30日,欧盟发表官方公报,从即日起对中国7家彩电企业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税。在此之前,中国彩电在美国、土耳其等国家也遭遇了反倾销“大棒”。而中国彩电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缺乏品牌,仅靠低价来冲击国际市场。

  与此对应,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指出,中国空调器、空调压缩机、

微波炉的年产量超过5000万台,电
冰箱
、冰柜超过3000万台,洗衣机、电饭锅超过2000万台,产量均为世界首位,中国已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但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在向全球输送产品的同时,却没有输送自己的品牌,大都是以OEM的方式,绝大部分利润都被拥有强大品牌的国际巨头赚走了。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也不无忧心地指出,我国消费电子产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拳头产品。

  事实上,中国是目前全球家电价格最低的市场,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这样的市场特点造成了不少中国家电企业短视的生存观,认为只要产能提高就会具有全球价格优势。但是,这种低价的产品受到了发达国家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各方面的抑制,而在低价格基础上,2005年家电行业平均利润率也仅为0.61%。

  长虹统一3C整体品牌

  长期以来,中国家电品牌对洋品牌特别是欧美、日本品牌的超强溢价能力羡慕不已,树立高档、高价值的品牌形象,使品牌拥有较高的溢价能力成为国产品牌追求的目标。

  4月18日,长虹基于对未来3C融合的战略把握,将新品牌形象定位在了更具人性化的“快乐创造C生活”上,通过致力于提供3C融合的信息家电,为消费者创造聪明、舒适、酷的生活,以此打造科技、时尚、快乐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这样阐释长虹的C战略:“聪明(Clever)、舒适(Comfort)和酷(Cool),这就是长虹新品牌的形象。C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C代表着长虹,也代表着中国。我们希望这个C成为长虹的专用的词汇,想到C就想到长虹,想到长虹就想到长虹是改善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缺少好品牌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以消费者为中心。

  与此对应,在提出“快乐创造C生活”的新品牌主张后,长虹宣称,其战略重心已发生根本性转移,不再单纯地制造产品,而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设计、提供聪明、舒适、酷的生活体验。

  同时,长虹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长虹拥有全球过亿的电视用户,这部分客户将成为长虹推广其3C产品及品牌的首选群体,以将长虹在彩电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顺利扩展到整个3C领域。

  全面开抢中国3C市场

  而在创造统一3C品牌的基础上,长虹已经开始全面加快其扩展3C产业的步伐。

  2004年,长虹通过长虹佳华挺进IT业;2005年,成立国虹通讯,抢滩通讯业;年底,并购

美菱电器,完善了在白色家电产业链上的布局;同时成立信息技术公司,和中国电信、盛大、华为等行业巨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涉及IPTV、可视电话、家庭娱乐中心及互联星空等多媒体增值服务,从而打造长虹在3C产业上全面的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

  同时,长虹还宣称将整体提高其3C技术研发能力,包括以虹微公司为主体的IC芯片开发能力、以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软件开发能力、以长虹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的工业设计能力。

  此外,长虹同时宣称,在推出统一3C整体品牌后,并进行3C领域多元化,提升整体研发能力外,长虹也已经开始对其整体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3C扩张的需要。长虹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长虹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调整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有效保证了后两者的顺利开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国家电业来说,如果没有世界级的品牌支撑,就是没有附加值的单纯的制造业,产品也失去了与终端消费者对话的机会,最终将沦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因此,中国家电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光靠给人打工是异常危险的,说不定哪一天连“饭碗”也丢掉了。在这种情况下,长虹提前进行整体家电品牌的整合,显然将使国内家电企业开始向“三星”、“LG”等全球巨头靠拢,具备全球化竞争的实力。

  (袁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