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葡萄酒新国标即将出台 引发小企业生存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8:18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内容提示:我国不久后将出台葡萄酒新国标,由此将引发葡萄酒市场的变革。加剧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压缩小型葡萄酒企业的生存空间。

  受业界关注的葡萄酒新国标草案已经制定完成,有关人士透露,葡萄酒新国标的草案已经递交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预计年内能够出台。我国葡萄酒市场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正被国内外酒企关注着,新国标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新国标严格限制原料质量

  日前,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获悉,即将出台的葡萄酒新国标增加了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产地葡萄酒的定义,并严格规定了葡萄酒原料、原产地、生产年份、品种等内容。

  新国标的核心是对葡萄原料的规范。其中,为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新国标对每亩葡萄的产量做出了1500斤到3000斤的严格限制。据了解,目前国内葡萄种植园亩产量平均在2000-3000斤的范围。因此新国标出台后,必定令现有的葡萄种植园不得不控制产量。

  为了强制企业执行“限产保质”的规范,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一等葡萄酒,其葡萄原料的含糖量必须不少于180克/升,而含糖类少于120克/升的酒葡萄不能用作酿酒。”此外,除特许情况外,葡萄酒的自然酒度也要达到8度或以上。

  由于要确保与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已经把新国标的草案递交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估计今年内新国标将获得OIV的正式认可后正式向外颁布实施。

  我国葡萄酒行业制定新国标,与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迅速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葡萄酒市场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为同期食品饮料行业中成长最快的子行业。

  银联信评述:有关葡萄酒分级国家标准7年前就开始酝酿。我国现行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主要是没有质量分级的机制、质量与定价及售价不衔接、种植葡萄和酿酒不衔接等三个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葡萄酒尚未形成自己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消费者选购葡萄酒时,只能凭借消费习惯和品牌简单辨别好坏。而在国外,消费者除了考虑品牌等因素,选购葡萄酒有明确的质量等级可供参考。

  市面上的各品牌国产葡萄酒的质量分级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企业称自己的葡萄树有20年及以上的树龄,并强调外国是以树龄为葡萄酒质量划分标准;有的品牌声称自己拥有多个优良产区,产区的等级就能代表葡萄酒的质量等级;有的则以窖藏方式作为评价质量好坏的标准。“这样混乱的标准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也让一些不良果农和企业不是考虑如何提高质量,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钻管理制度的空子,以降低葡萄和葡萄酒质量为代价来赚取更大的利润。我国葡萄酒质量管理标准亟待升级。

  根据《国际酿酒技术法规》与中国国情结合制定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从葡萄原料到葡萄酒酿造,在生产工艺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内容与要求,在葡萄酒企业中得到实施,促使我国的葡萄酒酿造与国际上葡萄酒酿造接轨。国家认监委将推行《中国食品质量认证实施细则——酒类》规范,这是我国第一部酿酒行业认证法规,对葡萄酒类产品进行分级质量评价,这是符合世界上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对葡萄酒产品实行分级管理方法,可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有利于提高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水平和葡萄酒质量,使品牌企业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这对大的葡萄酒品牌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小企业出局。由于葡萄酒行业利润较高,近年来各路资金争相进入,生产厂家遍地开花,数量猛增。据统计,目前我国就有葡萄酒企业数百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仅有128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的微小葡萄酒企业。

  在这128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中有120家小企业,其从业人员总和仅比8家大中型企业稍多一些。其规模相对很小,具体数据见下表。

06年1-2月全国葡萄酒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基本运行情况

项目

企业个数

亏损企业数

从业人员(人)

葡萄酒制造全行业

128

27

17003

大型企业

1

0

3255

中型企业

7

2

4209

小型企业

120

25

9539

注:该企业数据为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对这些小企业和更多的微小企业而言,即将出台的新国标要求更严格,限制也更多。不合格的企业或是被淘汰,或是转行。新旧国标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将严格规定原料、原产地、生产年份等内容,这意味着,在原料方面不合格的厂商将被清除出局。

葡萄酒新国标即将出台引发小企业生存危机

  06年1-2月全国葡萄酒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基本运行情况图(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整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目前国内50%-60%的葡萄酒市场被张裕、长城等大品牌所控制,剩下的由小企业和海外品牌所分食。这一点从上图中的不同规模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对比示意中就可看出。而一旦小企业出局,必将空余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也势必引发大品牌之间的激烈争夺。

  整个葡萄酒市场格局将发生的剧变,会导致葡萄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进而恶化小型和微小型葡萄酒企业的生存环境。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银联信或新浪网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