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高油价催生新能源产业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1:08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严娟娟 报道

  国际油价近期发起高烧,17日一度闯破70美元/桶大关。就在当天,比尔·盖茨斥巨资于乙醇燃料行业。此举并非偶然。实际上,面对未来石油严重供不应求的问题,各国均寄望发展新能源,填补供应缺口。“新能源”在2006年无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并且被世界各国列入未来国家发展计划当中。中国也不例外。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7%,根据权威部门测算,今后20至30年内,我国具备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量,预计每年可替代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我国煤炭年产量的近一半,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中国将在未来15年内把发展能源和水资源、环境等11个重点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则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在上述种种动力下,生物乙醇汽油、甲醇燃料、“煤变油”、风能、太阳能等关键词见诸报端,相关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以太阳能为例。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陆地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产业可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光伏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近20年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长期保持世界产量的1%,开发潜力仍十分巨大。

  一些企业界、政府部门人士及专家认为,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但目前仍受到市场发育不成熟、技术水平落后、政府对产业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的严重制约,亟需突破发展“瓶颈”。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想使新能源产业尽快走上快车道,真正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短腿”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破茧”。而政府的政策扶持合理性如何,将成为新能源产业能否突破困境的关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