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延春 广州报道
“你是买还是卖?我这里多少都有。”深圳华盛轻纺贸易公司的汪小姐口气很大。她告诉记者她已从事买卖纺织配额多年,一直有自己固定的老客户,生意很好。华盛公司甚至在广交会上有隐蔽的固定摊位。
华盛这样的公司,在广交会上还有很多。尽管展馆的广播一直说不允许散发传单,但多数摊位还是收到了配额中介的转标资料。
争夺纺织品配额,是目前大多数中国纺织企业最感头痛的事。虽然已进行了两次配额招标,但许多企业还是没有赶在广交会上获得配额。
记者获悉,商务部官员就此问题专门在上周的广交会上召开了两次“闭门会”,纺织配额招标制度可能因此面临调整。
主要调整的两个方面是:纺织品业绩分配中的设限地区和全球市场的权重将变化,可能扩大设限地区出口数量的比重;参与分配以及招标的企业资格将提高“门槛”。
调整
2005年1月1日是全球纺织配额放开的日子。但中国企业等来的,却是欧美对21种纺织品出口设限的“后配额时代”。
如何使配额分配和招标在公平透明的原则下照顾到各个企业的利益?
上周的广交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简称纺织商会)召集20多家企业听取企业建议,酝酿对现行配额分配制度进行调整。
纺织商会副会长姜哲告诉记者,配额分配制度原则上不会有大的变动,但针对前两次招标暴露的问题将做技术上的调整。
他否定了此前业界关于全部实行招标制度的传言。并表示,明年纺织品配额业绩与招标70:30的比例也不会调整。
过去两次分配中,设限地区出口业绩占全球市场出口业绩的权重较低,造成一些出口业绩虽然大但出口欧美量少的企业拿到的配额用处不大。
烟台绮丽集团欧美贸易部经理刘晓辉说,我们最需要美国的配额100万件,但分配结果是,欧盟6类分了100万件,美国只分了30万件,要是倒过来就好了。
而抬高有资格参与输欧美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分配及招标的企业门槛,纺织商会一位人士解释,主要是希望改变现时配额使用率低的现状。
3万多家企业涌进来,有的企业只能分到200件的配额,导致一部分零散配额的浪费,据纺织商会测算大概有20%的配额可能被浪费掉。
“很多小企业有资格参加分配,但拿到配额却没有用,就拿去炒卖,把配额价炒高,把进口商都吓跑了,”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一位人士说。
新配额制度采取的是“分配+招标”的方式,按照企业出口业绩分配70%,其余30%实行公开招标。相对于过去更加强调了公开透明和市场化取向。
究竟分配和招标的门槛多高才最合适?纺织商会的人士表示,力求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下,追求效益最大化。
但据一位知情人士的说法,商务部的意思是配额招标总的方向不变,到2008年配额就结束了,期间最好不要波动太大。
配额泡沫
实际上,调整配额招标制度是商务部希望通过技术调整来控制炒作价格。
目前两次分配和招标中近3万家企业参与,但实际需要的企业也就1万家,2万家中有些就是倒卖配额的炒家。
在公开招标中也闪现着配额中介的影子。绍兴做家纺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我预计第一次招标有40%是中介。“当天晚上,一些中介公司竟然将一些网吧的电脑都包下来了。”
接着,第一次招标结束仅10天左右,配额价格飙升,用刘晓辉的话说,“都疯了!五六倍的涨。”
但是,一些没有分到配额也没有中标的企业,着急出货,不得不从配额中介手中高价购买配额,刘晓辉说,“一般做成一笔货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配额生意,中介可以得十几万元吧。”
由于中介的活跃,目前已经涌现出了许多配额倒卖网站,点击率颇高。香港甚至也出现炒卖配额的炒家团。
为此,商务部和纺织商会想了许多抑制炒作的办法。但纺织商会的人员告诉记者,完全杜绝也是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配额调剂的“润滑剂”。关键是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不造成投机泡沫。
调剂
“按中标数量和按业绩分配的配额来看肯定是不够的。眼下许多订单已经接下来了,我们肯定会调剂部分。”绍兴一家企业一位姓陆的业务员告诉记者。
一些企业订单已经签下,但却没有中标,也只好硬着头皮买下高价的二手配额。
刘晓辉说,特别希望能把2007年欧盟多余部分的配额交回去,通过商务部或商会调剂,这样肯定会大大减少中介的参与。
现在,企业间调剂非常麻烦。尤其是跨省市的转标,一般需要两个来月。
目前,纺织商会有一个配额调剂中心,但是无偿调剂,没有几家企业参与。江苏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采取市场化手段的话,我们肯定不通过二级配额中介调剂了。”
中国同欧洲和美国的纺织品贸易协议将在2008年陆续到期,到那时,也许“僧多粥少”的分配困境就会迎刃而解,而汪小姐们也就要失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