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糖价走高下游小企业压力倍感压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15:21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内容提示:自2005年起国内糖价不断上涨,对各用糖企业均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处于制糖业下游的各行业小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

  目前,国内糖价一路走高,2005年1月白砂糖每吨批发价2500元,12月走高至4000元。而今年3月一度冲高到6000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个价比1995年的历史高点贵出1200元。2005年每吨3600元左右的平均糖价现在已经到5000多元了。

  从2005年后半年开始,散装白糖的价格也随之开始不停地涨,从2.4元/斤、2.9元/斤一直涨到了3元/斤,这两天又涨了两毛钱。一些糖类下游产品也受到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涨价现象。

  2006年4月7日,在北京的散装白糖柜台上推出的白砂糖价格已经达到了3.2元/斤,这还是促销价,平时的价格能达到3.5元/斤。与此同时,袋装白糖的品种也明显减少,仅剩下1000克装和400克装两种产品,价格分别为3.2元和6元。由于国内糖价的上涨,厂家将原来500克的袋装白砂糖全部撤柜,统一换成了400克包装。在一些临街的小店铺,其中散装白砂糖由原来的每斤2.5元涨到3.5元。由于进价上调,他们也把零售价作了相应的调整。糖价上涨后,买糖的顾客比原来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一位顾客

幽默地说:“糖价上涨了,甜头不好尝了。”

  以往经常在各大超市能看到的食品促销活动,现在已经很少了,因为大部分食品需要用糖来加工,取消特价促销也在情理之中了。

  银联信评述:

    糖涨价后,骨牌效应初步显现,“糖链”上的各种糖制品的价格都一路上扬。国内食糖需求快速增长,而我国近年来产糖甘蔗种植面积却不断减少。国内供需矛盾突出的同时,国际市场糖源紧张,主要产糖国古巴等相继减产,进口价格上涨导致国内价格进一步被推高。

  早在2006年的1月5日和16日,为了平抑市场价格,增加供给量,

商务部和发改委先后组织了两次储备白砂糖的拍卖,共计18.4万吨。不过储备糖拍卖效果并不好,被拍卖的国储糖没有有效投放到市场,两次拍卖中75%以上的糖被糖厂买去,很少进入市场。

  持续上扬的糖价对利润水平不高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对中小乳业企业更是如此。目前我国中小乳制品企业有三分之一已经亏损,糖价的上涨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仅是乳制品行业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于糖果企业来说,高糖价同样会给一些小型糖果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大的糖果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无糖或者低糖新产品来消化这种成本压力,但由于中小糖果企业还面临着管理成本的压力,这次糖价飙升很可能会将一些中小糖果厂逼至停业边缘,甚至还可能造成糖果业的重新洗牌。

  据物价监测部门估计,现在的糖价不大可能就是今年的低谷,未来还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处于制糖业下游的各行业小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银联信或新浪网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