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欧佩克主席摸底中国能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 15: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 波 北京报道

  4月10日~4月14日,尼日利亚石油部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道科鲁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身兼双重身份的道科鲁此行颇为低调,但加强欧佩克和中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的协调,同时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对尼日利亚进行的访问做铺垫,是本次访问的重心所在。

  去年12月前,欧佩克在其46年的历史中一直和中国没有官方交流,直到最近,欧佩克两任轮值主席先后访华,说明了欧佩克对中国的重视不断提高。

  中国

能源网CEO韩小平对本报记者说,
欧佩克
目前希望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能源需求状况。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出现大幅增长,2005年的增长额却不是很大,这让欧佩克感到一定的困惑,觉得需要更多的了解。

  他认为,欧佩克希望将中国能源需求纳入全球长线体系,而且希望和中国直接交易,另一方面,欧佩克还希望在直接勘探开发方面和中国加强合作。

  与此同时,作为非洲最大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加强尼中两国能源合作也是道科鲁此行的题中应有之意。据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道科鲁此行不仅会见了国家发改委官员,还拜会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其讨论主题是中国公司购买尼日利亚4个陆上石油区块和卡杜纳的炼油厂。

  胡锦涛将在4月26日到访尼日利亚。虽然道科鲁此行没有宣布签订大的协议,但为胡锦涛访问做铺垫的意味显而易见。

  中国的石油公司近期在尼日利亚也动作频频。1月,中海油宣布将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3月29日,中海油宣布以6000万美元收购

尼日尔河三角洲一块浅水区油田工作权益的35%;中石化在尼日利亚的3块油田拥有股份,其中两块已经开工,其中之一日产原油4000吨。

  韩小平认为,中国增加对尼日利亚的投入的根本目标不是增加运回中国的原油,中国能源安全应当建立在全球安全基础上,增加全球供应量是关键,中国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产油将主要供应欧洲市场,在欧洲从尼日利亚的供应得到更多保障后,其对中东的需求可能减少,从而中东的原油可以更多供应中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