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农协三位一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 15: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凤安 秦旭东 温州、北京报道

  4月1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田国立风尘仆仆来到温州瑞安。此时,温州瑞安供销合作社主任留绍良也匆匆北上,向全国供销总社汇报工作。

  看起来不相干的两件事,都缘于同一个组织的成立。

  3月25日,浙江温州瑞安市成立了“瑞安农村合作协会”(下称“农协”),把瑞安农业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纳入其中,跨越金融、流通、科技、农业等领域。

  这个具备了融资功能的农协,及其主要推动者——瑞安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陈林——同时引起了外界关注。

  陈林曾经做过信达

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约研究员。田国立到访瑞安,是来商讨与农协的合作事宜,研拟中可能的合作方式包括:信达公司派出挂职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协助农协工作,信达向农协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农协的金融业务发展等。

  留绍良所在的瑞安供销社作为全国试点,在2003年进行改制。如今供销社入盟农协,这种创新会给那些正在困苦探索中的全国供销社改制带来什么想象空间?这正是留绍良“越级”进京汇报工作的缘起。

  供销社和合作银行的烦恼

  瑞安新农协今年才挂牌成立,它真正的起点在一年前。

  烦恼缠绕着瑞安市飞云中心供销社副主任郑华中。

  瑞安市隆山路上有一栋五层小楼,现在已经淹没在周边的繁华商铺当中。1973年,21岁的郑华中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供销社上班。如今,供销社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

  4月6日下午,郑华中驱车前往瑞安市飞云镇大桥村。这天,也是陈林当挂职副市长一周年的日子。在陈林看来,只要农协发展起来,郑华中的苦恼就不会有了。

  三年前,瑞安供销社改制,把当年参与供销合作的社员全部清退,如今却开始重新寻找合作伙伴。为了保持供销合作社在改制后的影响力,瑞安供销社成立了一家农信担保有限公司。

  郑华中所在的飞云供销社在改制前有270人,现在包括正副主任,仅有6个人。他们的业余任务就是寻找可担保农户。陈庆旺是大桥村养猪专业户,养了500头猪,郑华中前后两次给他做了13万元的无抵押信用担保贷款。由于猪肉价格下跌,这次陈庆旺提出再贷5万元。

  郑华中进退两难。尽管他的概念里没有“沉没成本”,但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与郑华中发展新合作社员的压力相比,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叶秀楠的苦恼却是手上11万社员小股东的去留问题。

  2005年改制之前,瑞安农村信用社有11万小股东,总股金额149万元,人均持股不到15元。改制的时候,为保留合作制的因素,没有对这些小股东进行清退。麻烦也正在于此。

  首先是工商注册问题。“这11万小股东怎么写到工商登记里呢?”叶秀楠说,“以后分红怎么做,管理如何进行,股东大会的股东代表如何选出?”

  “由于股权结构高度分散,无法充分发挥股份制的优势,股东数量过于庞大,也无法发挥合作制的优势。”陈林直指瑞安农村合作银行的问题所在,“这势必影响下一步的增资扩股,不利于做大做强”。

  叶秀楠把难题抛给当时刚刚上任、主管金融的陈林。

  博士后的瑞安试验

  2005年4月6日,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陈林,到瑞安当起了为期两年的挂职副市长生活。陈林学过财会,研究过乡村治理、科技对策和公共管理,曾对欧美的专业性农会日韩的综合性农协做过深入探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的瑞安困惑,对于陈林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多方沟通协调,2006年3月25日,筹备了近一年的瑞安农村合作协会成立。首期核心会员包括瑞安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各村经济合作社、手工合作联合社、农机合作联合社等。

  “有钱用不了、用不好”,这是瑞安科技局副局长方杰的苦恼。对于只有15个人员编制的科技局来说,要把一年1000万左右的涉农科技资金“普降细雨”式地分项目,没有多余精力放在新技术动向上。而通过农协的平台,他们可以抽身而出。为此,科技局将独立出资为农协建一个网站。

  瑞安农协成立后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就是托管了瑞安农村合作银行11万小股东的股份。原有小股东仍然享有收益权和监督权,但授权农协持有、运用和处分他们的股权。

  “今年前三个月,我们的存款增加了7亿,而贷款仅仅增加了1.2亿。”一边是专业农户贷不到资金,一边是有钱贷不出去。

  “以前我们给农户评信用,农户不买账,说你们银行又放贷款、又评信用,一切既然都是银行说了算,评不评无所谓。”叶秀楠道出了小额贷款不能很好开展的深层次原因,“请外面的中介机构评定需要中介费,农户和我们同样承担不起”。

  而通过农协这个平台,进行信用评定、信用教育培训、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联保,“更省心、省力、效果也更好”。

  这次整体加入农协的还包括农林局属下的60家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的内部成员正是留绍良和郑华中寻找的对象。通过农协的网络,获得全市专业农户的信息,供销合作社对发挥市场影响力、壮大旗下的农信担保公司等,将更为主动和从容。

  而在陈林看来,受益的主要还是农民。他举例说,很多农业专门合作社因为没有很好的品牌,很难扩大销路,农户都在观望。

  “为什么我们不学美国新奇士橙协会的做法?”陈林所说的“新奇士橙模式”,就是所有加入瑞安农协的会员可以统一使用“瑞农协”、“温瑞农”、“神农瑞合”等集体商标。同时也可以加强内部的质量控制,“如果谁损害了农协的声誉,将不能再获得融资、销售、生产、科技等服务”。

  打通体制内外的巧妙结构

  这个由挂职副市长一手推动的瑞安农协,是官办还是民办,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这源于它“野心勃勃”的综合目标功能和复杂而庞大的组织架构。

  用陈林的话说,就是要打通体制内外的资源,实现“金融、流通、科技”三位一体服务三农,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此章程也一再强调,“本会推行基层合作制”。

  比如,农协会员是按照金融、流通和科技等实行会员分级制,或按照乡镇设立区域会员分类制。不管是预备会员还是基本会员、核心会员,“对农协都具有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农协的组织架构下,分设会员代表大会、总理事会及其常务理事会、总监事会及其常务监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其秘书处。

  一位当地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这样庞大的组织架构,正是为了对应目前体制内复杂的涉农部门和体制外的涉农行业和协会。“在总理事会和总监事会里,你能找到许多重要的涉农部门的影子”。

  对于人们担心的农协会不会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庸,陈林说,“这些部门在农协的地位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制衡机制。”

  农协章程强调的“民主制衡制”在农协的“权力”分配中可见端倪。比如,农协的副会长由瑞安市农办、人大和政协涉农单位领导担任;而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叶秀楠则是副会长中排名最后的常务副会长;总理事长由供销合作社的留绍良主任担任。这样的安排既顾及了各方面的利益,也发挥了农协的骨干——农村合作银行和供销社的积极性。

  作为农协业务主管单位的农林局副局长姜林华担任农协的秘书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经济合作社”的指导,原来是分属农林局两个不同科室的职能。按照农协“条块交融”的思想,农林局内部主动进行整合,既解决了两个相同业务分割的问题,也把原来用于这两方面的部门经费移交给农协秘书处。

  科技局副局长方杰告诉记者,因为涉及到责权利问题,以前通过部门之间开协调会解决涉农的具体问题,效果总是打折扣。而如果通过农协秘书处向双方政府部门请示,“鉴于双方领导可能都是农协的领导,问题反而解决得快一些。”

  瑞安农协的未来

  关于农协是否能真正发挥延续性作用,也有不少人不太乐观。“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是陈林副市长推动的。但他毕竟是挂职副市长,他走了怎么办?”

  陈林反复告诉记者,瑞安市的领导都支持他继续做下去。而且在3月18日的瑞安人大会上,他力倡的“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流通和科技推广体系三位一体、条块交融,探索新型合作化道路”被写入瑞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的问题是农协的人才问题。我到处网罗人才,网友“@漏室空谈@”就是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的。”陈林笑着说。陈林认识这个网友,缘于一个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博客,博客的主人本名苏立胜,是瑞安市农业局产业科科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他主管的领域。

  4月13日,苏立胜给陈林写了封信,说他理想中的合作社是通过一种机制,“从机会、过程和结果上全方位地保证农民共同致富、保证农民从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公平地获得利益”。

  苏立胜希望瑞安农协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农民协同组织”,“在大地上植树造林搞绿化”,而不是“在房间内用玻璃瓶培养植物”。

  “我感觉现在至少成功了25%。体制内关系协调好,有了这个开端就有未来。”陈林说,“办出来,让它有效运转下去,自己能抽身退出,这才算是成功。”陈林说,他的座右铭是,遵循体制,不守常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