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开业首日“爆棚”的景象历历在目,但热闹的背后,更多的却是只看不买的中国顾客。宜家在中国一降再降的价格,不但没有真正拉拢人心,反而直接导致了其标准化的产品质量下降。
在中国市场的变异
“一模一样的钥匙板,在宜家卖25元,在其他家具城不过卖9元。”一位常逛宜家的老顾客对记者表示。尽管此次,宜家新店开业又抛出了“600件商品低价,200件商品降价20%”的促销价格,但很多昨天去了望京新店的人都是空手而归。4.3万平方米的卖场里除了一块降价100元的羊皮垫吸引了很多顾客挑选外,多半人都是只看不买。
据记者了解,在欧洲市场,宜家的主要顾客是学生或者收入比较低的家庭,就这样一个平价商场在中国却奇怪地变异成了高端家居的化身。一些顾客围绕在降价牌底下的购物车前,挑拣那些宜家前日处理出来的残次品。这是在宜家马甸店经常能看到的景象。
本土化后的低质量
为了达到宜家在全球市场“老百姓买得起”的保证,降价成为了宜家在中国市场首选的本土化对策。宜家亚太区总裁杜福延在新望京店开业前曾表示,宜家在中国市场的8年时间里,已经把零售价格下降了50%。
为了达到不断降价,2004年,宜家亚太采购中心在上海成立。到目前为止,宜家在上海、哈尔滨、厦门、蛇口等地建立了7个采购中心,产品的本土采购量占到70%。这种本土化的采购降价政策却直接导致了其标准化的商品质量下降。不难发现,在宜家的商品中,很多小零件以及木板的生产商都标注上了“中国制造”。一位宜家多年的老顾客对记者表示,对宜家的创意摆设等小零件比较满意,但他在选购大件家具时发现,多数衣柜、在用料上都用了大量的桦木贴皮、刨花板这些很便宜的材料,很多看上去厚实的产品其实都是中空的,端口的部分有的也没有加工,以这种低成本的材料制作产品,即使降了价格利润还是相当高。
商报链接
庞然大物带动周边商气初显
商报讯(记者 者婧)“宜家人气如此旺,我的开店计划也心里有底了。”一位来宜家周边“视察”情况的家常菜小老板告诉记者。正如他所描述,望京店开业首日不出意外地“爆棚”让旁边的商家都沾上了人气。随着宜家的进驻,围绕着这个庞然大物而兴起的“新宜家商圈”也显现出了“苗头”。
宜家望京店是全球第二大店,说它是“庞然大物”毫不过分。为了赶上宜家带来的“头喜”,新店开业当日,其附近的健身俱乐部和外语培训班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到宜家周围散发自己的宣传单,一个上午就派出去了几千份。其中,最受益的还是宜家周围的餐馆。即使宜家新建了可供700人就餐的大餐厅,但开业时餐厅内仍排起了百十人的长队。一些在宜家餐厅没有等到餐位的顾客就直接分流去了周边的餐馆。
商报记者 者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