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数十亿资金体外流动 民间汇兑夹缝生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4:27 中国经营报

  作者:彭戈

  去年昭通地区外出民工务工收入共计21亿元,其中通过银行等渠道汇回的款项不到50%。

  民间汇兑机构在方便群众、弥补金融服务不足方面,确实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但存
在明显的“身份认知”问题。

  特约撰稿 李建平 本报记者 彭戈 昆明 成都报道 经商多年的张孔全正做着不一般的生意。在他的家乡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张孔全从2003年悄悄做起了民间汇兑。三年下来,他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银行家”。

  云南省银监局日前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以昭通为代表的云南偏远农村地区,私下从事资金汇兑的民间机构正在逐渐增多。

  半数打工收入民间渠道流回

  张孔全的汇兑业务其实很简单。当地在外打工的人如果往家里寄钱,就直接给他打电话,说明自己已将钱汇入张孔全的银行账户中,张孔全就会将汇款取出及时送到打工者家属手中,他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主要是老百姓取汇款方便。”在张孔全看来,这是一件“既利民,也利己”的事情。

  据记者了解,民间汇兑业务的手续费一般是按照汇入金额的1%~3%收取。以张孔全为例,其单笔汇入款的手续费最高收到120元。2003年3月到2005年10月,他办理了5000多笔业务,汇兑金额总计440万元,收取手续费6.6万元,月均收入2200元左右。

  如今,镇雄县从事民间汇兑的人已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300多人,而民间汇兑机构也发展到200多家,并且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在邻近的威信县,不少汇兑机构公开租铺面开店,安装电话、电脑,散发广告单宣传汇兑业务;有人甚至打出“中国农业银行威信县某某乡电子汇兑处”的招牌。云南省银监局局长李保上介绍,去年昭通地区外出民工务工收入共计21亿元。“通过银行等渠道汇入的款项不到50%,有一半是通过民间汇兑的方式将钱汇回家的。”

  机构撤并制造金融服务空缺

  云南省银监局一位人士分析,民间汇兑在昭通地区兴起有其特殊原因。昭通紧临川黔,是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大量外出务工者挣取的资金需要渠道回流到昭通。但当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存储、汇兑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出于成本控制和盈利考虑,近年来云南一些贫困地区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县及县以下网点,很多乡镇已经没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据云南银监局的调查,镇雄和威信两县此前共有金融服务网点128个,每个乡镇平均有2.8个,每个网点平均服务1.3万人;而目前两县只有网点64个,每个乡镇平均仅1.4个,每个网点平均要服务2.7万人。

  当地乡镇虽然还有农村信用社,但是因自身发展局限,至今仍没有开通电子汇兑和通存通兑业务。而邮政服务也力不从心。以镇雄、威信两县为例,乡镇邮政所被逐渐撤消,超过55%的乡镇缺乏邮政汇兑机构。当地农民要办理一笔存款业务往往要翻山越岭花一整天时间。

  此外,由于2002年政策调整,取消了邮政系统对汇兑资金的透支权力,邮政系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兑超”资金“先用钱,后报告”,加上邮政资金结算体系本身不够健全等因素,邮政汇兑资金不能及时送到乡镇——2004年,镇雄县雨河乡邮政所曾出现连续12天无法支付的情况。

  监管层犹豫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云南省银监局上述人士表示。民间汇兑机构在方便群众、弥补金融服务不足方面,确实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但存在明显的“身份认知”问题。目前法律法规对于民间汇兑没有定性,对于承接汇兑业务的中介人是否属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存在认定滞后问题。因为不是金融机构,它们不属于银监局和央行监管范围,地方政府监管也无法可依。

  另一方面,民间汇兑也潜伏着金融风险。“最大的风险在于民间汇兑机构有可能截用汇入资金,造成严重后果。”云南银监局前述人士说。

  据了解,去年云南省政府部门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曾对昭通地区的民间汇兑机构进行过整顿。但正是因为无法可依,使得当地公安机关很难处理,也无法得到检察机关的认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民间汇兑可暂不打击,打击也无法治本,可采用间接抑制的办法。”云南省财政厅一位金融研究人士表示,在目前无法可依的情况下,民间汇兑对于金融机构的补充作用可以保留,但是不能任其发展,可以用逐步增强正规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方式来消解。

  云南银监局在提交给

银监会的报告中表示,民间汇兑和民间高利贷问题反映的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村服务功能完善的问题。对于解决民间汇兑问题,除应完善当地
邮政储蓄
、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功能外,还应当加紧研究制定《民间金融法》,将地下的、边缘的、分散的民间金融组织纳入正规金融范围,进行必要的规范、监督和管理。对合理的民间信贷行为和汇兑行为给予政策上的引导、扶持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