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沉 太原、晋中、上海报道
4月1日下午,晋中市国土资源局六楼,刘绍兵右耳听着手机、左手又拿起了桌子上不断响铃的电话,眼睛盯着电脑上一行行不断跳动的数据,嘴里不断地叨叨着,某某矿和某某矿划归到某某矿。
2005年下半年以来,刘绍兵就一直这么忙,因为他是晋中市煤炭资源整合小组16名成员之一。他们负责全市500多座煤矿的整合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把全市的煤矿数量压减了40%。
就在刘绍兵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中国煤炭第一大亨神华集团与中国煤炭最大的运销企业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已经联手对山西9座产能之和不到百万吨的小煤矿,进行整合改造,一座年产500万吨的超级大矿将在此诞生。
每天,小煤矿或被整合或关闭不断地在山西上演。这种模式已经被国家采纳,并将在全国铺开。上个世纪鼓励私人开采的煤炭业,现在已开始了一场在政府倡导下,以国有大矿为主力的产业整合运动。
山西走在最前面
4月3日,上海,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在此举行。山西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说,到2010年,山西将建成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产量分别达到2.8亿、1.2亿、1.9亿吨。同时,打造两个超亿吨、三个5000万吨以上的超大煤炭集团,届时全省总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而大企业大集团的产量将占全省70%以上。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武清称,山西省现有合法煤矿3800多座,但具备3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仅仅占到8%左右,煤炭行业处于“多、小、散、乱”的局面。
3月2日,山西省发布《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规定省今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进行关闭或整合。截至3月,全省上报整合矿井1406个,这意味着今年山西煤矿数量将减少三分之一。同时规定到2007年,经整合后的煤矿生产能力不能低于30万吨。
山西两年前就迈出了大集团战略的步伐,目前已经组成了同煤、焦煤两大集团。大同是山西第一个完成大集团战略构想的企业。该集团董事长刘随生表示,大同煤业集团已经整合了一批地方中小煤矿,现在该集团年产超过了6000万吨。根据记者了解,大同煤业集团已将太原以北的动力煤生产小煤矿几乎全部整合。而另一个大集团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集团目前年产煤超过6000万吨,到2010年产量一定超亿。这期间他们已经先后兼并了地方12个小矿,新增资源10亿多吨。
在全国煤炭资源整合的大浪中山西第一,在山西省晋中第一。晋中市煤炭资源整合小组成员郭树林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到3月底,晋中市煤矿已经由整合前的506个减少到302个,减压比例为40%,整合后的产能增加了8%。郭树林说,他们坚持的原则是“关小上大,淘汰落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对中、小煤矿实行联营、兼并、参股、收购,组建新的煤炭集团。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到两个煤电企业集团。
记者在晋中采访时了解到,当地鼓励大矿收购小矿的做法,如没有大矿收购也赞成小矿之间联合组建新的煤矿。而在山西收购一个小矿的最低成本是一千万为底线,这样很多民营小矿无能为力,只好等待被兼并或重组。而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国有大矿扩张,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今年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与大同煤矿集团签订合同,决定给该集团融资450亿元,用于扩能。
从“有水快流”到回归国有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尽快开发煤炭资源,实行了“有水快流”政策。1983年11月,煤炭部公布了《关于积极支持群众办矿的通知》,国家对煤炭资源管理实行放开政策,政府允许私人从事煤矿开采。一时间,出现了国有企业办煤矿、商店办煤矿、学校办煤矿、政府办煤矿、农民也办煤矿等,大家一起办的局面。在“有水快流”最火的时候,山西省煤矿最多达到一万多家,而全国达到八万多家,小煤矿遍地开花。
一些专家认为,“有水快流”虽然拉动了地方经济,使一些贫困县也因此脱贫,但“有水快流”使国家对基础能源垄断的地位被打破,后果是使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遭到破坏、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最重要的是煤炭运营“良性机制”遭到破坏,国有大矿受到强烈冲击。煤炭产量不断增加、价格下滑、库存增加、生产严重过剩,造成了煤炭行业很长时间内经营集体低迷。那时,山西煤炭库存积压最多时达到五千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煤炭业最为开放,国有煤企生存压力最大的时期,国有煤矿也从未向民间资本打开过大门。
2005年8月8日,山西在全省开始推行煤炭资源整合,鼓励“大并小”的大集团战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王宏英所长说,这次整合就是要改变门槛过低的问题。有业内专家称,这是对上世纪我国煤炭行业“有水快流”政策的“纠偏”。
从山西到全行业
上周,安监总局、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意见》称,到2007年末,我国将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的煤矿,而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主要产煤大省,经整合后年产不能低于30万吨。
4月3日,在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显政说,在“十一五”期末,我国将建成13个煤炭基地,生产能力将达到17亿吨,占我国同期煤炭生产能力的78%。他说,国有大矿要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收购、控股等形式,兼并、重组、改造、提高中小煤矿。到“十一五”末,我国煤矿数量将减少到1万个左右,但产量将达到26亿吨,主要是走大集团的战略。
“集中应是好的趋向,”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苏立功说。不过他说,我国各地小矿井多是私人承包,而现在正是煤炭价格走高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整合小矿,小矿主可能有情绪、不愿意。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规定,所有煤矿在生产之前必须对矿区资源进行购买,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的煤矿,也不再获得批准。这对很多私人矿主来说,是道门槛,很多人将被挡在门外。煤炭经营生产的国家垄断局面渐出雏形。
“这就是说,任何人开矿都要先拿出相当数额的投资购买资源,而不像以前无偿使用。”王宏英对记者说。
30万吨门槛使很多小矿必须扩能,否则就要关闭或整合。同时,小矿主要交纳资源价款,这对一些资金不够雄厚的小老板来说,是件难事。要继续经营就需要再投入大量资金,否则无法再进行煤矿生产。所以占据山西小煤矿很大比重的温州投资商,为此纷纷撤资、离开山西。
太原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太原地区的古交市以前有很多温州人在此投资煤矿,可现在大多数温州人都走了,剩下的只是投资款项多、撤不了的一些温州商人。为此,记者去了位于太原市金港中心的“浙籍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调查。结果金港中心服务人员告诉记者,温州人是在酒店有专门的房间,可是已经很久没有温州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