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食品行业加速优胜劣汰 小企业夹缝中生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4:29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王东春

  内容提示:目前,我国食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食品行业正在加速优胜劣汰,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强者更强,而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小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大企业不惜血本争夺市场,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食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部分成本过高的企业和众多不具备特色优势的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企业破产速度加快,企业重组频频发生,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快。

  目前,食品业正在掀起的大规模、高速度的企业资源重组浪潮,顺应了国际上企业重组的潮流,是涉及到优势企业之间人、财、物等多方位的重新组合,企业力求通过强强联合,出现双赢或多赢、强者更强的结局。从而在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中,诸多小企业在夹缝中难以生存,其中一部分被迫关闭,一部分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促成部分行业(如啤酒、乳业、饮料等)品牌的高度集中。

  跨国集团参与的重组之风越刮越猛。世界重量级食品企业集团莫里斯、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雀巢、泰森、达能、麒麟、三洋食品、朝日、伊势等众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在中国建立起合资或独资企业,大肆并购中国知名品牌。美国AB集团、南非SAB集团并购哈尔滨啤酒、日本朝日啤酒及伊藤忠商社入股康师傅,统一合资汇源果汁和完达山,百事可乐兼并桂格,达能并购乐百氏并与娃哈哈合资,亚太集团控股上海民乐啤酒公司,华润并购蓝剑……。

  国内企业的重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世纪之初,国内啤酒、乳业、饮料、方便面等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重组的规模在升级,速度在加快。

青岛啤酒自1994年第一次展开收购,到2002年已经收购了46家企业,生产能力从1996年的37.5万吨,到现在的380万吨。国内市场份额在2001年达到11%。尽管曾有专家质疑青啤的并购效益,但能够在10年前就着手产业扩张,说明青啤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目前青啤、燕京和华润的生产规模均超过300万吨,成为业内龙头企业。国内现仍有啤酒厂530多家,从国内啤酒行业发展态势和美日等国啤酒行业发展模式来看,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数字将会大大降低,市场将形成若干家啤酒“巨人”主宰天下的格局。

  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不止是啤酒行业。乳品加工业现有约1000家加工企业,其中伊利、蒙牛、光明、三元、三鹿等5家大型乳品企业的液态奶销售额占据了中国总销售额的60%。在冷冻食品业,龙凤、三全、思念、海霸王四大企业已瓜分了中国冷冻食品市场的60%份额。

  银联信点评:

    “十五”时期,我国食品行业逐步实现以国内诸多知名品牌大企业和多家海外食品业跨国公司为核心力量,以产品、品牌、技术、资金、管理、人才为资本主体的组织结构战略性组合。值得关注的是,遍及全国各区域农业龙头食品企业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与食品工业更加紧密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食品工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融入整合并迈向集团化而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国食品业主要问题在于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百人以下小型企业约占94%,其科技力量不足,装备效率低,工艺技术和包装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等方面滞后于发展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竞争能力很弱。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行业重组步伐将会加快,小企业被收编速度也会加快,生存将越来越难。

  [本文由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www.unbank.info)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银联信或新浪网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