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大卖场 家电制造业祭出新筹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珍 发自广州 厂商之间的天平,正出现新的动向。 日前,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巨头的掌门人,破天荒首度联手。这显示着家电大卖场已经感受到外界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对未来挑战者的顾虑,也来自于厂家对渠道
近年一直处于强势的大卖场今年却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美国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正密谋参股江苏五星,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大卖场由于这两年急剧扩张,加上相互厮杀,单店利润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它们还得交上市公司的“成绩单”。 有厂家冷眼旁观道:“今年国内家电市场,渠道将大规模整合。它们在扩张过程当中有的管理能够跟得上去,有的管理能力跟不上去,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事实上,传统经销商近年虽受挤压,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承载着大量的销售。而且,一些经销商也在寻求转型。不再如以往那样“只吃进销差价”,而是充当物流配送、资金融通的角色。 与此同时,厂家也在试水自建渠道,如格力空调就在全国铺设一张专卖店网络,TCL也通过“幸福树”探索三、四级市场的开拓新模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飞认为,目前中国家电零售连锁前几名的企业,毛利率不超过10%,它们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对上游的挤压,一部分返给消费者,另一部分成为自身的利润。这种单纯的盈利模式不会长久存在。而只有那种帮助厂家、客户创造价值,同时获得自己利润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如果说,大卖场在上一轮博弈中占据了优势,那么,天平另一侧,厂家的筹码正在逐渐加重。据记者观察,厂家的新筹码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市场销量向有实力的制造商进一步集中,像中国空调业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已近五成,大品牌话语权增加; 二是优化传统渠道,扩大三、四级市场销量,“两条腿”甚至“多条腿”走路,以免被大卖场过多牵制; 三是追求技术创新,努力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就不用愁大卖场不卖或担心被当作“炮灰”; 四是强化品牌,提升品牌拉力和品牌的议价能力; 五是主流厂家达成默契,联手对抗大卖场。去年底几大彩电品牌在广州、成都一起封杀某大卖场就是例证; 六是外资即将杀入,制造商可以选择的渠道增多; 七是尝试“自建渠道”,争取主动,谋求市场掌控权。 有制造商尖锐地指出,现代家电流通企业,包括家电连锁业态的发展并没有给中国家电的渠道能力提升带来大的改观,目前所改变的仅仅是店态,背后的物流配送能力没有根本改变,物流还是中国家电流通的重要瓶颈。 因此,国内市场的流通企业对创新的关注应该进一步锁定在如何整合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节约流通费用,而不是把目光仅仅聚焦于如何挤压上游企业的已经微利的利润空间;同样,制造企业需要将创新经营的思路进一步集中于研发出更优秀的产品上来,当然也应该集中于如何更好地为流通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来。 只有这样,中国家电业才有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