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纸倾销认定惠东鞋业数万人饭碗岌岌可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4:15 南方日报 | |||||||||
编者按 起早摸黑,担惊受怕,可出口一双鞋只能赚到一两块钱,还要拿来支付工人的工资,购买成本越来越高的原材料!而辛辛苦苦打开的市场,国外的一纸倾销认定就能将所有的心血化为乌有,如同踩死一只蚂蚁!
看着记者从粤东鞋出口重镇惠东发回来的报道,不能不让人心里感到沉甸甸的。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不出口算了。要知道,即便是利润微薄得让人心酸,仅惠东的鞋出口便事关数万人的生计问题,这几乎是当地农民洗脚上田之后唯一的选择! 中国鞋出口的路在何方?中国制造升级换代的路在何方?在贸易摩擦纷至沓来的今天,这个话题依然沉重得让人窒息! 连续好几天了,惠东永庆鞋业的谢老板都处于坐立不安的焦灼状态中。 几天前接到当地鞋业商会的通知,谢老板紧赶慢赶地跑到惠东县城接受采访,第一回从记者口中听到“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事情。 “要征那么高的税?!影响会很大很大。” 面对记者,之前丝毫不知情也根本谈不上任何估算的谢老板,用了“很大很大”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可能受到的冲击。这个拥有50多名员工、出口市场中欧盟市场占到4成以上的小鞋企老板,真切地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无比压力。 面对一脸错愕的谢老板和当地鞋业商会负责人,通过短短2天的实地采访,记者所了解的现实更是让人无比惊讶:作为瞄准“中国时尚女鞋基地”方向发展,与浙江温州、福建泉州齐名的全国三大制鞋基地之一,惠东大量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的中小鞋企却鲜有了解到欧盟反倾销一事,大规模鞋企即使有所听闻,却很少了解到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再不听话,让你做鞋去” “再不听话,就让你做鞋去!”惠州市鞋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黄荣茂说,这是惠东老年人吓唬小孩时常用的一句话,从中却深深折射出当地制鞋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的生存环境。 与温州和泉州不同,惠东制鞋业大部分规模都很小,这从惠东街头大大小小的鞋材和专业镇沿路鳞次栉比的小作坊中可得到最为直观的印象。来自惠州鞋业商会提供的数据,当地3000多家制鞋企业中,私营企业占43%,个体户占57%。按照规模统计,员工超过1000名的只有400多家,其它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其中不乏众多的作坊式企业。 “不要小看以小鞋厂为主体的惠东地区,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6亿多双,2004年的产值达到180亿元,出口量则占到60%以上。”黄荣茂介绍。 不少当地老百姓都将制鞋或鞋材作为“洗脚上田”后最基本的谋生手段,整个地区从事制鞋的就业人口多达15万人。很显然,如若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大量中小鞋企的倒闭将危及数万人的就业生存。 从去年开始,来自欧盟国家的订单突然多起来,现在出口到欧盟的比例已近4成。据介绍,与永庆一样,同样做鞋的其它小厂也是这样。 这些小鞋企并不知道,订单突增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欧盟采购商赶着在反倾销调查尘埃落定前抢先进货的事实。 出口一双鞋只挣一两元 “出口一双鞋,我们只挣1-2元钱,还要拿来支付工人工资,原材料成本也越来越高。”谢老板说,由于是没有出口经营权的个体户,只能通过网络寻找客户,之后再通过外贸公司来发货。“外贸公司也要从中赚走一部分利润。” 4月7日起,欧盟就要在6个月内对中国皮鞋征收从4%逐渐过渡到19.4%的临时反倾销税,没有应诉的小鞋企在年底终裁时可能面对超过100%的惩罚性税率。 如何应对?基本上所有企业的回答是:放弃欧盟市场。 惠州×锋鞋业是当地规模数一数二的企业,虽然很早就听说欧盟反倾销一事,却并未参与应诉。“我们的客户都是几十年的稳定关系,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我们做的是革,不是皮鞋。”该企业总经理如是向记者表示。 记者向海关求证得到的结果是,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影响面并不仅仅是皮制鞋,革制鞋也同样不能幸免。 从该鞋企不以为然的态度中,记者似乎看到了几年前国内企业刚刚被卷入“反倾销”之中时,大部分选择消极躲避的“鸵鸟式”缩影。 实际上,更多的企业是无力顾及即将来自于欧盟反倾销的严峻后果,而当前严峻的用工环境和成本增长已经使很多企业主喘不过气来。 “现在用工很紧张,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以前每个人每月800块钱的工资,现在都涨到1200块左右。”黄荣茂介绍说,不少小鞋厂都已经无法开工了。 这一现象并非惠东地区仅有。据了解,南海平洲等地就有一大批类似企业无法开工。 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挤压利润 “做鞋底的让几分钱,做鞋扣的让几分钱,做鞋面的让几分钱,保证大家都能开工。”谢老板向记者直言当前中小鞋企业尤其是小作坊们无奈的应对手法。 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小规模的鞋企和作坊们只能通过产业链条内部相互挤压利润的手段,来应对多面夹击的压力。 “小厂真的很辛苦地在做,可是竞争太激烈了,没有治本的办法。” 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拿到订单,不少小厂经常与采购商签订“先供货后收款”的合同,采购商收货后卷款而逃的欺诈事件在惠东屡见不鲜。 据了解,去年该地区几十家鞋厂被某韩国商人一次性卷走1000多万元的货款,很多小本经营的企业血本无归乃至于不得不关门倒闭。时隔不久,一个香港商人又卷走了27家鞋厂450万元左右的货款。 面临如此大的应收货款风险,却很少有鞋厂通过信用证等金融手段来作出规避。原因很简单却也很无奈,利润空间过小以及规避风险意识淡漠。 数据 前两月经粤口岸出口鞋激增七成 随着4月7日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皮鞋(剔除高技术含量运动鞋和童鞋)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日期的来临,欧盟进口商正抓紧时机加速进口。 来自黄埔海关的统计,今年前2个月,受调查的7类皮鞋经广东口岸出口高达63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71.7%,占所有类别皮鞋出口的65.3%。 按照经营单位统计,前2个月经广东口岸向欧盟出口受限7类皮鞋的单位共计309家(去年同期为256家);其中出口金额超过百万美元的企业16家(去年同期为4家),出口额合计3248万美元(该16家企业去年同期出口额为572万美元)。 换句话说,在一半通过大规模鞋企出口的同时,另外一半则是通过中小规模的鞋企进行出口的。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指出,此次欧盟反倾销,不仅会对上述309家企业产生影响,还会对成千上万家通过这些公司代理、本身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鞋企产生深刻的冲击。 记者手记 中小鞋企的突围之路 对于欧盟反倾销一事,一边是得知消息后忧心忡忡的小企业,一边是虽已知情却不以为然的大企业。 与记者同行参与采访调查的惠州鞋业商会和惠东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中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同时,或多或少也有着一丝“尴尬”。 “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每个企业来说,应对反倾销、成本上涨归根结底都是企业行为,优胜劣汰更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结果。作为相关部门,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服务,比如说把信息及时通知到每个企业,从宏观层面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有关负责人坦言。 实际上,为了提升惠东鞋的整体区域品牌,帮助鞋企从重重的竞争压力下突围而出,有关部门推出了种种举措:从200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惠东鞋文化节”、向国家申请“中国时尚女鞋生产基地”称号,合并产业集群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鞋业。另外,由于当前惠东鞋材仅能满足本地鞋业不到10%的需求,看到如此可观发展前景的惠东县,当前正在规划发展占地6000亩的“惠东鞋材生产基地园区”。 今年4-5月,有关专家组就会前往惠东考察评估,决定是否授予“中国时尚女鞋生产基地”的称号。 虽然有上述种种宏观层面的举措,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对占全县生产总值45%以上的惠东鞋业来说,要从当前的“多”、“大”发展到“强”的阶段,还需要极为艰辛的努力。如果惠东鞋业能最终突围而出,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小鞋厂、小作坊能在竞争的洗礼中成长为大企业,以更强的实力融入到国际竞争中,那么当前的重重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