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太打造世界金属钠基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12:16 中国科技财富 | |||||||||
- 文 闫鹏飞 金属钠产能向中国转移,为中国钠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兰太实业成为最大受益者。 2005年6月和11月结束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曾经牵动了无数纺织企业的神经,
与集中在江,浙等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不同,兰太是一家以制盐为主的资源类企业,本身并无一点纺织业务,但公司却生产着一种可以为纺织品增添色彩的产品——金属钠。正是金属钠的存在,使得这家制盐为主的公司为纺织业的健康成长牵肠挂肚。 金属钠属于化工产品,通过电解盐水获得。金属钠的最主要的下游产品是靛蓝,而靛蓝是纺织品用来染色的原料。因此纺织行业能否大规模发展也就直接关系到兰太实业的金属钠是否畅销。 金属钠既然是通过电解盐水获得,那么盐就成为生产金属纳至关重要的原材料,而兰太实业恰恰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盐湖——吉兰太盐湖。兰太实业证券部长赵双云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拥有两个盐湖,前不久将其中的雅布赖盐湖置换给了当地政府,而将吉兰太留在了手里。由于雅布赖盐湖的原盐储量只相当于吉兰太盐湖储量的四分之一,这对公司的资源储备丝毫不会造成影响。 按照赵双云提供的数据,吉兰太盐湖的储量大约为1.14亿吨,按照目前的开采规模,即年均150万吨,仍然可以开采76年。这是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丰富的原盐资源为金属钠的生产提供了基础,而当地干燥寒冷的气候更加适合金属钠的脾气。金属钠的生产对外部气候要求很特别,只有那些寒冷干燥的地方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仅有的四家金属钠生产企业都分布在中西部干冷地区的主要原因。其中兰太最大,目前的生产能力为4~5万吨,另外河南一家,明年扩产后为2万吨,还有两家较小,位于宁夏,产能分别为6千和3千吨。 产能转移中国 随着中国工业化过程不断加快,很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落西山的产业在中国却是方兴未艾,甚至算是朝阳产业,金属钠就是一例。 众所周知,中国的纺织业在世界首屈一指,从规模来讲绝对坐得头把交椅。而纺织业的大发展带动染料产业靛蓝的扩张,从而间接的拉动了对金属钠的市场需求,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金属钠需求最为旺盛的国家。兰太实业证券部长赵双云告诉记者,金属钠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靛蓝,医药中间体以及农药与核反应堆。其中靛蓝是需求主力,约占总需求的60%左右;医药中间体占总需求30%左右;而另外约5%用于农药和核工业。靛蓝对于金属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个行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根据长江证券研究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农药和核反应堆对金属钠的需求量小,且较稳定;医药中间体2004年需求量约为1.6万吨,2005年将达到2万吨;而靛蓝2004年全国产量是5.9万吨,同比增长25.6%,按照1吨靛蓝需0.46吨金属钠计算,去年全年靛蓝对金属钠的需求为2.71万吨。加上净出口0.75万吨,去年金属钠消费量为5.06万吨以上,而国内产量才4.4万吨,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决定了从去年开始到今年8月,金属钠新增产能(兰太2万吨新增产能开始投产)释放以前,其价格是一路高歌猛进。2004年全年金属钠均价在9194元/吨,在2004年的11、12月份价格涨到1.1~1.2万元/吨,到2005年4月份到18000元/吨,6、7月份价格已到24800元/吨,涨幅超过160%。只是到了8月,兰太实业扩建的2万吨产能开始投产的时候,价格才开始下降。目前由于产能大量释放,价格运行在8000到9000元上下。 目前市场对于金属钠价格重新回到几个月前的水平普遍表示担心。但一些专家认为,2005年金属钠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总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存在合理性,但是在兰太产能扩大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价格回落也属正常,况且金属钠下游靛蓝仍然处于快速扩张之中,市场总体需求还将较快增加。 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全国还原靛蓝产量约11163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靛蓝生产的环保原因,国外生产企业纷纷停产,国际产能向中国转移,这样就使得国内新建厂家不断增多或原有厂家纷纷扩产(仅上海蓝建公司搬到河南省以后规模将增大到5万吨/年)。预计2005年靛蓝产量为7万吨,比2004年的5. 9万吨产量高出1.1万吨左右,对金属钠的需求为3.22万吨,中间体的需求2万吨,加上出口,全年需求为5.6万吨,而05年金属钠的产量预计为5.4万吨,金属钠产供需基本平衡。 除了靛蓝产能转移和增长的因素以外,世界金属钠产能向中国国内转移还有其产品特性的原因。 金属钠属于资源和电力高耗费产品,每生产一吨金属钠,大约需要1~1.3万度电,电的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国外出于对资源保护和节能考虑,不断关闭当地金属钠厂。比如原来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杜邦公司具备每年4万吨的生产能力,如今已经减少到2万吨,而排名第二的法国麻萨原来具备3万吨的产能,如今已经关张大吉。另外俄罗斯的一些生产企业都已停产,产能开始向中国转移,这给国内金属钠的生产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在采访中,赵双云承认金属钠大量耗费能源,但是却指出金属钠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属于高污染行业。他表示,“生产过程中虽然产生废气,但是废气量很小,公司仅用一小套装置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金属钠生产不象有些重工业一样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生产过程几乎不耗什么水。只有那些落后的技术才可能污染环境,兰太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杜邦技术,不会对环境构成影响。” 规模与技术的PK 金属钠产能向中国的转移使得现有的金属钠生产企业看到了机会,于是两家现有的规模较大的金属钠生产企业都选择了扩张。所不同的是兰太进行的扩张办法是对现有项目进行扩建,2万吨的扩建规模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2005年8月扩建项目完成后,公司的产能增加到了4.5万吨,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金属钠制造企业。河南洛阳新安制钠厂的扩张办法是新建项目,1万吨的新建工程估计会用上一年的时间。2006年新建项目完成后,加上原来的1万吨生产能力,产能达到2万吨,排名在兰太之后。另外两家规模较小的银川精鹰精细化工厂和银川制钠厂没有扩张,分别保持着6000吨和3000吨的生产能力。 虽然国内只有四家金属钠生产企业,赵双云竟也分出了三六九等。采访中,赵双云笑称,“中国的金属钠企业应该分为三个档次。从规模上讲,兰太最大,4.5万吨的生产能力应该算作第一档;河南钠厂2万吨产能应该算第二档;宁夏两个小厂应该归为第三档。” “从技术上讲,也应该分为三档。第一档是兰太,采用的是美国杜邦技术,最为先进,耗电最少;第二档是河南钠厂,采用的是美国RMI技术;第三档是宁夏钠厂,使用的是国内技术,耗电最多。”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由于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钠技术,兰太实业目前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电耗最小,生产成本最低,质量最好(公司产品可以达到99.9%,而其他公司只能达到99.7%)的生产企业,公司金属钠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非常明显。而对银川两家制钠厂的实地考察发现,其工艺非常简单,属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要淘汰的装置;并且他们的精制盐原料需从兰太实业公司购买,目前购买价为700元/吨,1吨钠需精制盐2.8吨),竞争力大打折扣。 最后,赵双云还提出了几家钠厂各自优势的看法,他认为其实几家钠厂都有自己的优点。比如兰太技术最为先进,耗电少,并享受内蒙古优惠电价,每度电价格大约在0.33元左右;河南钠厂有大型自备电厂,在用电保证及价格方面更有优势;银川属于民营企业,管理成本较少。 中盐总公司入主 2005年3月4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与中国盐业总公司就将吉盐化集团64.09%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给中盐总公司的事宜正式签署了《阿盟行署——中盐总公司关于吉盐化集团国有产权划转协议》。中盐总公司直接持有吉盐化集团64.09%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兰太公司59.22%的股权,从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盐总公司成立于1950年,为国资委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5.52亿元,拥有总资产44.55亿元,是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在国际盐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中盐的入主,赵双云表示,“公司今后将因为中盐总公司的入主而比以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中盐总公司的到来,将对兰太实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2004年开始,公司经过一番资产的整合,资产更夯实,管理更规范。2000年上市时公司捆绑了一些民营企业如:雅布赖盐化公司和宁夏日盛实业有限公司。2004 年公司为了便于管理将他们置换出上市公司,而置入吉兰太达康公司以消化金属钠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液氯,同时可延伸公司产业链。远兴天然碱股份公司将其下属的吉碱分公司动力分厂资产抵给公司所有,以抵减所欠公司的应收帐款,优化了公司的应收帐款结构,同时可以降低公司金属钠的制造成本。 总体来看,2006金属钠市场随着产能释放速度放缓,需求不断增加,产品价格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兰太实业仍然能够获得较大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