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华 杭州报道
虽然距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有三年多的时间,但“世博会效应”已经显现——上海众多企业开始大举外迁,这其中包含有上海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和产业升级而进行“腾笼换业”的宏大背景。精明的浙江商人显然不会放过这个近在咫尺的巨大商机。
3月23日,楼忠福收购上海照明灯具有限公司等三家老牌国有企业。无独有偶,浙商颜一青10天前宣布将上海知名企业、国内第一刨刀品牌“金兔”整体收于旗下。
进军制造业
“跳出建筑做建筑。”楼忠福常常念叨这句话。这一次,他跳到了灯具制造业。3月23日,楼忠福斥资4.1亿元收购上海照明灯具有限公司等三家老牌国有企业,并宣称未来将组建广厦上海区域集团。
据了解,楼忠福收购的两家灯具企业的资质都不错,旗下有10余家控股和下属子公司,一个研究所及一个灯具市场,曾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势微,目前主要从事灯具贴牌及空调用铜管制造业。
楼忠福表示,他的企业机制灵活,也不缺资金,如果整合上述企业的人才、技术等优势,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有所作为。未来,这三家企业将和原已设立的广厦建设集团上海公司酝酿组成广厦上海区域集团,主攻上海建筑装饰和地产市场。
“以资本换市场,用我们的机制换来发展。”楼认为,随着改革逐步推进,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建筑行业是大势所趋。对建筑企业来说,资产状况是否优良和应收账款的多寡并不是障碍,关键在于市场份额;有了份额就能不断加大产值,从而实现连续的滚动发展。
“两种所有制的联姻,能够给我们发展注入新的契机。”楼对本报记者说,该集团对其收购、改制两年以上的几家企业调查显示,到2004年,这些企业的产值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国有资产平均增值58.04%。同时借助这种方式,经营领域也由建筑、房地产扩张到传媒、能源、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不过,楼忠福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以来,他投资数十亿元在杭州郊外兴建的超级大盘“天都城”,一度因为项目公司巨额资金被挪用以及交通配套等问题而出现危机。而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他所推崇的“企业经营城市”理念也遭到了质疑。
提及企业发展战略,他透露下一步将坚持突出主业,大力进入建材物流业、基础设施及能源产业等上下游产业链。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企改革。
“民营企业要多为国家分忧。”楼忠福如是说。
转移浪潮
在上海国企重组及产业转移过程中,广厦模式正在被复制。
与楼忠福一样,3月13日,永康市运娇蕾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老板颜一青娶回了“白发新娘”——具有50多年历史的“金兔”商标。据了解,该商标注册于1952年,原为上海沪工高峰工具有限公司下属上海人民工具二厂拥有,主要生产木工刨刀、电动刨刀、机用刨刀等。半个多世纪来,“金兔”牌刨刀的产量一直占据全国同行业之首,并在海外4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
去年底,上海人民工具二厂所在地被规划为“世博园”,其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将整体转让。得知这一消息后,颜一清出资200万元收购“金兔”商标,还花费300多万元将该厂的所有机器设备全部买下。同时,他将该厂几十名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也“一网打尽”。
实际上,这种惠而不费的买卖,已经让上海周边地区尝到了甜头。
今年3月初,上海纺织控股和江苏大丰市签订合作协议,投资20亿元在大丰建设上海纺织产业园区。
据介绍,随着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的确定,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开始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通过抬高投资门槛、调整劣势企业来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聚集优势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2005年,仅松江开发区就通过并购重组或者向外迁移的形式调整了劣势企业80户。
据《文汇报》报道,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人陈荣堂在大丰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长三角已成为上海项目转移的“大后方”,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
据透露,“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引导5000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目前,有关部门正就产业合作与互动的方向、方法、渠道等方面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进行沟通和磋商。
记者观察:
民资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挑战
其实,江浙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早已有之。据上海温州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近400家会员企业里,有近50%的企业已经参与兼并或收购了破产的上海国有企业,还有一部分已经承包或租赁了效益差的国企,另有一部分企业正准备兼并收购或承包国企。
其中,温州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曾创造了一次性在上海兼并了34家国有企业并实现当年产值上升10亿元的历史纪录。
浙江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谷迎春认为,上海产业结构每一次调整都会给周边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此次上海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和产业路径的调整,国有企业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主力,这也意味着此次上海的产业转移即将迎来高潮。
据《上海国资》杂志报道,上海周边县市对上海的产业政策调整极为关注,很多地方把上海的此次调整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大好机遇。例如,浙江省嘉善县和上海的每个区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由专人负责联系,及时了解沪上企业的动向,吸引前往嘉善投资。
但有观点认为,此轮上海外迁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这决定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但外迁是一个企业自主决定的问题,政府应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引导相关企业转移。
显然,如何在政府的主导力量和外迁企业的效益间保持平衡成为民营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