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直销业 > 正文
 

第二批直销牌照发放无时间表 安利作最后冲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0:15 中国经济周刊

  在纷纷扰扰的直销“申牌”大战中,安利的一举一动都为外界密切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拥有近20万的直销队伍和高达170多亿的年销售额,更因为它曾经是 “多层计酬”模式的最佳代言人。但现在,留给安利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了。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安利在11月底之前会拿到直销牌照。”

  3月14日,在“安利三大经典家居产品在华生产一亿瓶下线”的庆祝仪式上,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安利”)大中华区副总裁颜志荣,对参加活动的150多家媒体如是表示。显然,安利希望人们把视线更多投射到其产品上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几乎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安利何时能拿到直销牌照。

  不过,颜副总裁的话近乎外交辞令。因为根据商务部相关公告,自今年12月1日起,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的相关规定即告废止,凡当日起未依法获得直销许可的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将比照《直销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进行查处。也就是说,安利只有在这个日期之前拿到商务部的直销牌照,才能继续在中国进行直销业务。

  《中国经济周刊》3月19日从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制度处了解到的情况是,安利公司尚未向商务部递交申请材料,目前商务部对于第二批牌照的发放也无具体时间表。

  艰难转型

  “直销申牌大战所带来的这种喧嚣,随着时间的流逝,是一定会渐渐淡去的。”3月20日, 安利全国媒介事务高级经理姜京源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最后大家要拼的,还是产品、经营、服务等最为本源性的东西。虽然申牌是安利的一件大事,但安利的长期战略规划是不会因此发生变化的。”

  尽管姜京源极力淡化“申牌”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并对申请具体情况讳莫如深,但事实上,安利根据《条例》而进行的营销模式调整一直都没有停止,并不可避免地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取消多层次的按团队计酬模式、并对计酬规定30%的上限后,销售队伍的稳定性问题。据悉,为稳定军心,安利计划斥巨资对销售队伍进行补贴。“补贴将远超外界所传的2亿元。……销售人员的收入将不会有太大影响。”在上述庆祝仪式上,颜志荣对媒体表示。他同时坦陈,今年安利的销售额会有所下滑,“但波动幅度在想象范围之内。”

  此外,《条例》中关于在从事直销活动的地区必须建立服务网点的规定,也是对安利的一大挑战。据姜京源介绍,安利目前在国内地店铺数量只有186家,但安利比较活跃的销售人员大约有18万,活动范围已经覆盖到1700多个县级以上地区。安利这一次申牌,不但要将原有网点上报,还希望把网点覆盖到所有可以到达的地方,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安利全国2000多个服务网点审批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市场架构仍在进一步的搭建中。” 姜京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8万销售人员都要进行重新定位,并转化到服务网点中去。哪些是服务网点的负责人、哪些是经销商、哪些是员工、销售代表、优惠顾客,目前都还未确定。”

  姜京源解释说,由于安利大多数经销商并没有店铺,利用原有资源有一定难度。虽然安利成立了专门的小组,但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安利申请牌照的速度相对较慢。”

  “草根”暴富梦难圆

  “你决定做安利了吗?我们有个聚会你来参加一下吧?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记者几乎每周都会接到这样的短信或者电话。“我有个老师做得非常成功,都已经可以开店了,他很愿意给你讲讲。” 打电话的人叫玲玲(化名),是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某小区一家安利店铺做调查时认识的,是安利几万基层销售代表中的一个。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过要卖(安利),只是想用它的产品,听别人说有一款祛痘效果特别好。” 第一次见面时玲玲告诉记者,其实很多做安利的人最初都是这样想的,“我从张老师那买了产品后,她让我参加了安利的培训讲座,对我震撼特别大,我觉得我找到我的人生目标了!我的梦想不是白日梦,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但据记者观察,玲玲生活非常节省。如果路不远,即使拎着很重的产品,瘦小的她也不舍得坐车,中午也经常只是一个饼充饥。不过,她却在每天吃着价值不菲的“倍立健”(安利的一款高级营养品)。而且这两三年中,玲玲还要不断地寻找工作,以维持生计。

  一位已经做到高级经销商的“老安利”告诉记者,玲玲口中那些做得非常成功的“老师”只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玲玲的生存状态其实是大部分销售代表的写照。“安利创造暴富神话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他说。

  “其实,受安利转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们这些经销商。”“老安利”有些无奈,“虽然公司出台一些补贴政策,也给我们安排了新工作,但是经销商的能力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 他所谓的“新工作”是指安利今后会委托经销商配合公司举行各种市场活动、产品展销会、产品体验日及其他品牌推广活动,安利将按其工作量另行计酬。

  “安利像我这样的核心经销商有4万多,有没有那么多活动让我们搞呀?”他还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对经销商进行考核,按照什么标准发放报酬。是按搞活动的多少?参加的人数?还是职位高低?是否还考虑我的团队人数、团队销售业绩?”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这样的担心和疑惑在安利经销商中是很普遍的。“人家说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安利的转型也可能是经销商之间的重新洗牌。”一位业内人士说。

  政府的决心

  “在我们国家目前并不开放多层次直销和团队计酬,”著名的直销业专家胡远江教授认为,“对像安利这样采取多层次模式的企业来说,转型压力是很大的。” 而姜京源更是直言:“(开放直销市场)这些利好(对安利而言)更多是象征性的。”

  “我们确实不可回避一个事实,像安利这样的企业和我们的政府是进行了很多交流与沟通的,对政府的立法和监管有一定的影响。”胡远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但是,政府还是一直坚持了对直销开放度的最低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开放,一定不能影响我们国家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如果有隐患存在,宁愿采取渐进的方式,先从严开始再逐渐开放。”

  另一方面,政府对直销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中国经济周刊》从国家工商总局直销办公室了解到:自去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施行以来,他们加大了对直销企业投诉的处理力度,并陆续开展了大规模打击非法传销行动。

  2月27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未经允许不得举办与直销有关的各项活动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对本省市违法从事直销培训的情况予以核查。

  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上,还特别谈到了对直销的监管。她强调要依照《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规范直销和打击传销,对于 “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形式的传销活动一定要坚决取缔。

  安利“拿牌”至少要到7月

  “在申牌过程中,安利的出发点是:一方面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也要保持公司的竞争能力,只有两方面都符合了我们才会递交申请。”姜京源表示,“申请直销牌照的资料我们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应该很快就会提交给有关部门。”

  而《中国经济周刊》从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制度处了解到,直销牌照的申请递交后,会有90天的考核期。也就是说,即便安利马上提交直销牌照申请,也至少要三个月后,即今年7月份才能拿到牌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