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饕餮钢王吃了闭门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21:37 周末画报财富版

  米塔尔VS.阿塞洛

  - 撰文:陈映

  我的未来无须你的参与!世界钢铁市场的“老二”阿塞洛发怒了,当它面对饕餮钢王米塔尔野心勃勃的敌意收购时。以全球第三富豪闻名的米塔尔实实在在地吃了一顿闭门羹,
而且是涉及政经界诸多障碍的“钢墙铁壁”。被责为投机主义者的钢王,在“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之时,难道就没有看到人人都看到的障碍……

  钢铁巨人的膨胀梦想

  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阿塞洛(Arcelor SA)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击败德国的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以39.5亿欧元收购了加拿大的多法斯科(Dofasco),就被另一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Mittal Steel)瞄上了。

  1月27日,米塔尔在伦敦宣布要将阿塞洛收入囊中,出价高达186亿欧元。相对于阿塞洛目前的股价水平来说,这个价格已是相当优厚。但对于米塔尔这一未经邀请的收购行为,阿塞洛并没有“受宠若惊”,而是感到非常气愤,立即给予坚决拒绝,并将其指斥为敌意收购行为。

  一个执意要买,一个坚决不愿卖,米塔尔和阿塞洛之间由此展开了一场“掰手腕”之争。双方首先从收购和反收购的宣传攻势开始。

  1月30日,在阿塞洛董事会拒绝了米塔尔的收购请求之后,米塔尔和阿塞洛在巴黎分别召开记者会,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之战。

  米塔尔一直强调的是,它与阿塞洛的互补性是这一起并购对于整个钢铁产业的益处之所在。在记者会上,米塔尔董事会主席兼CEO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就振振有词地说:收购阿塞洛“不是想创造一个钢铁巨人”,“而是想保持钢铁产量稳定和行业持续增长。”

  但阿塞洛对这些好听的高调话语有些嗤之以鼻,它一直强调的是它与米塔尔“战略目标不同,发展模式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它以高端钢铁产品为主,而米塔尔追求的是普通和廉价的钢铁产品。因此,在记者会上,阿塞洛的CEO盖伊·多勒(Guy Dolle)非常坚决地宣称“阿塞洛不需要米塔尔”,并呼吁其股东“保留手中的阿塞洛

股票”。

  为了抵制这起恶意收购,阿塞洛还企图联合其他钢铁生产商来共同对付米塔尔,但这个办法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不过,即使如此,已历经无数并购征战的米塔尔还是不能轻易将阿塞洛纳入囊中,因为它的收购计划已经引起了欧洲政治和经济界的反对。

  总部设在卢森堡的阿塞洛由法国、西班牙、卢森堡的三家钢铁公司合并而成,而总部在伦敦的米塔尔其实来自印度,由印度裔的英国人米塔尔家族所控制。因此,米塔尔的收购计划一出台,欧洲便有舆论担心这是新兴经济强国恶意收购欧洲大公司的开端,并且认为这起收购还将伴随大量裁员和工厂关闭。

  虽然米塔尔在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保证,收购阿塞洛之后,他并不会关闭欧洲各地的工厂,也不裁减员工。但欧洲政经界显然并不放心米塔尔的这个保证。

  事实上,米塔尔的收购计划确实很糟糕,“没有工业发展计划,没有管理规则,没有拉近两种企业文化的措施。” 而且米塔尔一早就计划从阿塞洛手里夺回对Dofasco的控股权,如果收购成功它将把Dofasco剥离转手予蒂森克虏伯,这将使阿塞洛此前的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因此,1月31日,欧洲政经界开始组成统一阵线,为对抗这一恶意收购寻找对策。卢森堡首相容克公开表示恶意的收购需要非善意的对策,而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则呼吁阿塞洛的持股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抵制这一恶意收购。

  短评:一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战正在演化为一场“经济爱国主义”的战争,这对米塔尔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面对严阵以待,全副戒备的“经济爱国主义”,米塔尔能有足够的信心去说服那些政客们吗?更何况,阿塞洛这一“猎物”的反击之力也是不容小觑!

  整合浪潮 殊途不同归?

  米塔尔为什么要收购阿塞洛?

  首先,收购一直以来都是米塔尔发展的最主要手段。1976年,26岁的拉克希米·米塔尔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米塔尔时,它还只是印度加尔各答的一家小钢厂。但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米塔尔凭借一系列令人目眩的并购扩张,把原先领先的竞争对手一个个地甩在后面,并在2005年初通过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取代阿塞洛成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

  拉克希米·米塔尔的资产也是直线上升,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以250亿美元的身价跃居“探花”位置,紧随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

  但米塔尔的脚步还没有停滞的迹象,因为全球钢铁行业整合浪潮的势头正越来越猛。不进则退,只有继续扩大规模才能获得更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也才能在市场定价方面掌握更多的权力——米塔尔显然意识到,这股整合加速的趋势正是它继续依靠收购做大做强的好时机。

  “对于正在实施全球化整合中的钢铁行业而言,成为领头羊是非常关键的”。这是拉克希米·米塔尔一贯坚持的观点。如果成功收购阿塞洛,米塔尔的钢铁年产量将超过1亿吨,几乎占世界总产量的11%,到时最接近它的三家竞争对手的产量加起来恐怕也有所不及——这将给米塔尔带来史无前例的竞争优势。

  当然,如果米塔尔和阿塞洛合并,也将有利于全球钢铁行业的整合。因此,收购消息传出之后,全球钢铁企业的股价均出现了大幅上升。但这些都难以改变阿塞洛对这个收购计划的敌意,因为阿塞洛也有个目标:利用全球钢铁整合的机会,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位置。

  阿塞洛也认为未来全球钢铁产业将由四五个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大玩家”所控制,但它肯定把自己算进了“大玩家”之列。阿塞洛的首席财务官Michel Wurth近日在接受英国《观察家》(Observer)采访时就明确表示,阿塞洛要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

  在反对恶意收购的声明中,阿塞洛一再强调,与米塔尔相比,它有着更合理的投资结构,有着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良的产品,有着更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管理文化,在全球也拥有无可比拟的分销网络;而米塔尔不仅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且投资结构过于单一、管理文化过于专制,只是一个走机会主义路线的钢铁企业“大拼盘”。

  因此,它与米塔尔根本就是两回事,它虽然目前产量不如米塔尔,但它有着更强的盈利能力,没有米塔尔,它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阿塞洛坚持认为,它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晋升为年产量亿吨级的“超级玩家”。因为在收购了巴西优质钢铁资产和加拿大Dofasco、土耳其Erdemir之后,阿塞洛的实力明显大大增强。仅Dofasco项目一项就让阿塞洛在北美汽车用钢市场的比例从1%提高到约12%,在全球汽车用钢市场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17%~18%。

  短评:在并购扩张的路子上,米塔尔和阿塞洛的舞步并不完全一致:米塔尔全球撒网、布点,收购了许多新兴国家的钢铁厂,可以说有钢铁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版图从亚洲一直延伸到欧洲、非洲和中、北美洲;而阿塞洛则走高端、高技术的路线,并且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及拉丁美洲,其并购的对象也往往是“精肉”型的企业。

  但无论如何,

钢铁业是最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米塔尔和阿塞洛都是依靠并购、规模制胜的钢铁企业。因此,这一次全球钢铁整合加速的机会,对米塔尔和阿塞洛来说,都无异于又一次生存大挑战!

  各怀目的 觊觎中国市场

  对于这起恶意收购事件,有舆论认为,米塔尔只是想通过收购阿塞洛来对付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米塔尔并不是要对付中国的钢铁产业,而是要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近年来,米塔尔和阿塞洛为使过剩的生产力有用武之地,在中国、印度、中美洲和东欧等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地区展开了投资竞赛。而中国作为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它们更是削尖了脑袋想进来。

  中国钢铁总产量约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1/4,而消耗量约占全球钢铁市场30%的份额。因此,对于米塔尔和阿塞洛来说,抢占中国市场,可以增强对全球钢铁产业的影响力甚至控制力,最终谋求全球利益的最大化。而且,现在正是抢占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在全球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还主要是一种由于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所带来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的过剩—而现在这个行业正在展开一场横向的调整和整合运动,各大钢铁企业纷纷主动寻求合作伙伴。

  在这一场整合与合作的浪潮中,米塔尔在外资钢铁企业中又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收购控制了华菱管线37.17%的股份,而且还与包钢和八一钢铁展开了收购洽谈。目前,米塔尔已结束对包钢的尽职调查,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收购成功,将有望获其49%的股份以及更加充足的矿源供给。

  在米塔尔敲响中国市场的进攻战鼓时,阿塞洛也早已蓄势待发。但由于中国对外资投资钢铁产业在产权、产量、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限制,阿塞洛也与米塔尔一样,选择了与中国现有钢铁厂合作,而非全盘收购。

  到目前为止,阿塞洛在中国已拥有两家合资企业:一家是与新日铁、上海宝钢合作建立的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其中阿塞洛仅持股12%;另一家则是与韩国高丽钢线在青岛合资组建的钢线厂。现在,阿塞洛与莱钢的合作谈判也已接近尾声。阿塞洛如果能与莱钢合作建厂,它在中国钢铁市场上的地位将极大提升。

  短评:中国之战,至关重要!在这一场收购竞跑中,米塔尔有望增加市场及原料方面的优势,而阿塞洛则继续把收购的目光瞄向莱钢这样可以产生更高附加值的特种钢铁厂商,但它们都不得不作出许多让步:米塔尔打破了收购钢铁企业100%控股的惯例,而阿塞洛在与莱钢的谈判中也不得不放弃对控股权的争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