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开放考验应变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22:49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评论员 魏稳虎 再有9个多月,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将向外资打开大门。随着开放进入倒计时,“狼来了”的呼声日趋强烈。要我说,大门一开,“狼”肯定会来,关键是要未雨绸缪,练就“与狼共舞”的本领。
成品油市场开放意味着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进出口放开及物流基础设施共享。可以说,从经济安全和市场竞争角度看,“狼来了”既是对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挑战,更是对政府应变力的考验。 笔者在此单说政府部门的应变问题。有专家认为,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开放主要是指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仅就这两方面而言,政府部门就必须提高应变能力,既平衡各方利益又解决机制的长远问题。 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首先会向成油品定价机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WTO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成品油市场将进入完全市场化环境。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参数之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衔接必然要求价格的并轨。可以说,放开批发市场后,成品油价格不仅是百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市场并轨的一个关键。然而,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落差较大,不进行价格市场化改革,国外厂商不愿意“高买低卖”、“亏本赚吆喝”;如果盲目进行市场化改革,国内消费者很可能会“望油兴叹”,市场的平稳和经济的安全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既要与国际接轨,又不能简单地接轨;既要鼓励充分的市场竞争,又要考虑经济的安全;改革既要雷厉风行,又必须做到统筹兼顾。要达到以上要求,对政府部门来说,确实是个考验。 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必然会引入更多的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统筹规划时,既要保护市场竞争,又要防止盲目竞争。比如,在网络建设方面,有资料显示,随着开放期限临近,与石油石化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许多跨国公司已先后在辽宁、天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大规模投资建设石油石化仓储物流基地。这只是一个信号,等批发市场放开后,大规模“跑马占地”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政府应尽快制定全国批发和仓储企业规划,既防止重复建设,同时又保证区域市场的均衡竞争。这也是对政府部门应变力的一个考验。 除了统筹规划外,市场准入政策也很重要。有专家建议,我国应像欧美国家一样,严格审查国内外批发企业申请人申请资质。然而一项政策的出台,并不像专家说的那么容易。去年,商务部下发了《成品油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规范》要求,申请设立成品油批发企业的申请主体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000万元,须在中国境内从事两年以上成品油零售业务,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除了上述条件,成品油批发企业还须具有稳定合法的成品油供应渠道;具有全资或控股的、总设计库容不低于4000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等。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业界不同反应,有人认为门槛太低,有人却认为高不可攀。这就要求市场准入政策必须均衡各方利益,统筹解决扩大规模与销售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油品质量升级和化工用油生产之间的矛盾。 另外,立法先行是国际上实行市场监管的成功经验。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有关石油管理的法律制度,使石油市场监管的全过程有章可循,从法律上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和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成品油是一种商品,同时又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特殊商品。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以变应变,尽快提高驾驭新形势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这点,“狼来了”就没什么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