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变油:能源自主创新的战略因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7:3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煤变油示范工厂在潞安集团奠基,正式拉开了中国煤变油产业化的帷幕 我国第一个16万吨级煤变油工厂———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2月22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隆重奠基。此举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南非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煤变油工业化生产的国家。
国家发改委能源司有关人士表示,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对于促进国家能源技术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该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山西省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转变,还可以彻底打破少数国家“煤变油”技术上的壁垒,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我国的能源结构。 企业转型的一大契机 据了解,这次煤基合成油示范厂的奠基,是国家“863”项目和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其核心技术已于200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技术鉴定,其浆态床反应器、F-T合成催化剂、油品加工和系统集成等全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涵盖了煤间接液化的所有核心技术。 2005年5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就自主知识产权的“铁基浆态合成液体燃料技术”面向国内公开招标,潞安集团的竞标方案评审以高分胜出。 “这个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成为潞安由资源开采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向记者表示,早在2001年初,集团就先后开展多项煤炭深加工、转化技术的研究工作。2003年初,集团把发展战略定位于煤-焦-化、煤-电-化、煤-油-化的方向,开始了年产量14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方案研究工作。 据任润厚透露,潞安的煤炭气化多联产系统已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大技术专项首批三个试点企业之一,山西省也已把煤基合成油项目列为“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这都将推动潞安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在煤炭深加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煤变油的“战略因素” 据了解,目前,我国科学家已在“煤变油”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用5吨煤炭合成出1吨成品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 “煤变油”技术分为直接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由于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炭的种类依赖性强,目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煤变油”都是间接液化的。具体方法是将煤通过高温、高压变成富含各种烃类的气体,再把这些气体提纯并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成品油和其它化工产品。 这项技术最早在20世纪上半叶由德国人发明,其后荷兰、美国、日本都曾进行过研究,而开发应用最成功的国家是南非。由于石油紧缺,德国是在二战中采用“煤变油”的;而南非是在种族隔离时期,由于政治孤立和石油禁运才发展“煤变油”的。 中国工程院一位院士曾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而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待煤变油。”因为石油和煤炭都不应仅仅以单纯的生产资料来看待,它们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进入非常时期,“煤变油”是不需要计算成本的。 据专家测算,当原油价格在28美元以上,“煤变油”在经济上就比较划算,低于这个价格就不划算。随着油价不断上涨和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逐年增加,有专家指出,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考虑,也应该努力想办法,解决能源长期可靠供应问题,而“煤变油”是可行途径之一。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将“煤变油”列入“十一五”规划,并把包括“煤变油”在内的煤转化与西气东输一起列为今年我国的10大重点工程,希望在“十五”冲刺阶段在煤转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煤变油基地 “潞安煤变油示范工厂将充分开发利用价格低的劣质煤,降低转化成本,主要产品为柴油、石脑油、LPG及少量混合醇燃料。”潞安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示范工厂所在的“煤-油-电”循环经济园区内目前已经建成了年产800万吨的煤矿及现代化大型选煤厂,今年还将陆续建成热电厂等设施。园区内物料与能量流动形成闭锁链条,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和零排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煤基多联产示范基地。据介绍,潞安今后生产的煤基合成油,不经任何加工处理,便可直接加入到现有的汽车中,比一般汽车用油节省30%~40%,尾气排放超过欧Ⅳ标准。 根据潞安集团煤变油发展规划,在2008年初完成年产油16万吨的示范厂建设后,将着手年产油品260万吨的产业化工厂建设,最终规模要达到年产油品520万吨,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煤变油”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