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三轮谈判无果而终 中国绝不答应涨价要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1: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王凤君 北京报道 2月22日,记者获得最新消息,第三轮铁矿石谈判目前已经结束,由于供需双方对于价格涨、降的分歧过大,最终使此轮谈判未能按预期得出一个初步价格。
事实上,尽管屡有外电报道称,2006年铁矿石涨价已不可避免,但据多位国内钢铁界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中国钢铁界所达成的2006年铁矿石降价共识毫无松动的迹象,“中国绝不会答应涨价要求”。 中国成为最重要的角色 一位熟悉目前铁矿石谈判进展的知情人士对记者称,正是因为中国钢铁界上下一致态度坚决,宝钢在前边几轮谈判中始终没有“妥协”。 据上述知情人士称,此次谈判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中国。 根据以往惯例,钢铁需求方只要有一家签了字,其他企业也就跟着接受。在过去几年的谈判中,宝钢都是跟着新日铁走,但是今年宝钢明确提出,“中国要谈出自己的价格,不会跟着新日铁走”。 所以,新日铁在今年的谈判中也表现得异常慎重,始终没有先于中国与对方签单。“因为新日铁明白,一旦它与对方签了高价,而中国又不接受这一价格,最终吃亏的只能是新日铁自己。” 至于代表欧盟的阿塞洛,“目前阿塞洛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如何抵抗米塔尔的收购上,根本没有多余精力考虑铁矿石的事。”上述人士说。 而同样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之位的韩国浦项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浦项目前主要是跟着中国和日本走”。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2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利群在进口铁矿石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坚决禁止中国企业单个与矿石供应商签合同,“一经发现,将取消其进口铁矿石的资质”。 基于谈判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这一原因,业内普遍认为,今年谈判时间可能会更长。据了解,按正常谈判时间,每年4月1日前就应结束。去年的铁矿石谈判3月4日即已落下帷幕。业内人士估计如果长期陷入僵局,今年谈判时间可能会往后推迟一两个月。 降价是大势所趋 中国钢铁协副会长、湖南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铁矿石谈判出现目前这种僵持情况可以算是“意料之中”的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不可能接受涨价的要求”。 李效伟表示,这次中国钢铁界上下已经达成高度一致,因此宝钢绝不会松口。“如果再涨价,我们的企业就没法生存了,我们不可能置自己企业的处境于不顾。” “2006年铁矿石涨价是不可能的。”兰格钢铁信息公司主任马中普也向记者反复强调。作为业内知名的钢铁分析专家,马一直与中国钢铁协会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0%的上涨幅度,只是一些外电毫无根据的报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接受10%的上涨幅度。”马中普对记者说。 马中普认为,铁矿石降价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结果。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目前矿石垄断状况正在被打破。从2000年开始,三大矿石供应商就一直占据着国际铁矿石贸易量的70%,国际铁矿石被高度垄断,各国只有被动接受三大巨头提出的谈判条件。但是从去年开始,国际上已经有18家大的跨国巨头在印度开矿。供货主体的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谈判。 其二,国内外铁矿石产量的迅速增加也使中国对国际铁矿石的迫切需求有所缓解。据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主任梁若东分析,2006年,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将分别新增产量3400万吨、2600万吨和1000万吨,合计增产7000万吨。而在国内,2006年中国铁矿石实际产量可达4亿吨。按钢产量推算,国产和进口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也就是说,今年中国铁矿石的供应相对充裕。 其三,中国钢铁企业亏损严重。由于中国钢材市场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状况,去年国内钢铁企业几乎半数亏损,虽然近日钢材市场价格略有回升,但钢铁企业整体上并没有从亏损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不可能再去承担矿石涨价带来的压力。”马中普强调,去年国际上大的矿业巨头经营业绩大多都创了历史新高,但是他们的高利润都是在中国钢铁企业大幅让利的情况下实现的,所以这种“不合理的状态不会持继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