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艺术品市场 > 正文
 

书画市场繁荣背后藏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1:17 经济参考报

  “盛世兴收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收藏,尤其是书画市场,愈演愈火。但其中一些问题也渐渐凸显,即书画经营混乱无序,以假乱真、幕后操纵、勾心斗角、虚假鉴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

  小黄是银川某机关的一位干部,据他讲,他和爱人最近买了一套新居,想在书房挂
上两幅名人字画,可到书画市场去了几次,由于难分真伪,仍未买上。各个书画店名人字画琳琅满目,古代的、近代的、现当代的,应有尽有,可价格悬殊太大,有的甚至一口要价几万元,让人眼花缭乱,疑云重重,不敢购买。

  私营老板李居易从陕西定边县专程来银川市书画市场选画。说到字画,李老板不由得来气儿:“为把办公室做出点文化品位,几年前花十多万元买了些名人字画,没想到都是假货,害得我在客人面前丢尽面子。”这次,他专门请了内行人来为他把关。

  据了解,书画市场的格外红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书画店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现今仅银川市西塔市场就有近200家。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光顾这些店的顾客络绎不绝。书画市场的火暴,首先是因为收藏热带动名人字画大幅涨价,许多人瞄上了其经济收益。

  据业内人士介绍,20年前左宗棠、于右任的一幅字2000元左右,现在价值10万元以上,有的名人字画逾百万元。近年来,书画作品升值幅度也很大。一般来说,古书画的年增值在30%以上,有的达50%左右。当代书法作品年增值不低于20%,名家作品达到70%左右。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书画购买和收藏。这些人中,能大量收藏的,是那些下海经商完成经济积累的企业家。此外,就是一些把书画当礼品的人,另一些是喜爱书画或为显示文化品位并有点闲钱的工薪阶层,还有些专职画商。

  市场热引发出一个新问题:假的名家字画大量出现。据透露,现在市场上各家画廊挂的古书画和现当代名家书画作品,绝大部分是假货,地摊上的则100%是假的。启功、刘炳森的字深受人们喜爱,市场标价三四万元,讨还价后一两万元即可成交,可那实际是假货,在北京琉璃厂几十元就能买到。现在的造假书画,又扩展到了沈鹏、李铎、刘艺、欧阳中石、熊伯齐等全国名家。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伪造名家书画的水平非常高,连专家有时都难辨真伪。这就造成不少人上当买了假货,而更多的人想买书画却望而却步,书画市场很热闹,成交量却十分有限。而成交的生意中,除了本地书画家和在全国还不很出名的书画家的作品,不懂行者以较低价位购买的古书画或全国名家作品,基本是假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