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广东8家出口鞋企业在广州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对欧盟去年底对中国13家被抽样调查皮面鞋企业拒绝给与市场经济地位表示坚决反对。无独有偶,欧洲贸易商协会也对欧盟此举表示不满。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谈佳隆/广州报道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是近10年来欧盟对中国最大一宗反倾销案。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遭遇欧盟多次反倾销调查以来,首次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全军覆没。”
2月8日,广东8家出口鞋企业在广州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各结盟企业的负责人表情严肃、情绪愤慨,让人感到此间事态的严峻。
而在欧盟内部,对反倾销也并非同声叫好,欧洲贸易商协会(Eurocommerce)对欧委会目前正在审议的对中国及越南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提案持保留意见,欧盟28国的协会联盟也都表示,希望欧盟不要忘记去年夏天在纺织品方面因类似情况而引发的危机。
欧盟商会:影响是“破坏性的”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国和鞋类出口国,欧盟是中国第二大鞋制品市场,占总出口量的14.6%。根据海关的统计,2005年1至10月,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鞋类产品数量达到8.05亿双,金额为26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鞋直接受到反倾销调查影响的背后,受创更严重的将是欧盟本身的鞋制造机械、鞋材产业和鞋类销售业,并直接会影响到欧洲消费的利益。此次反倾销风暴不仅仅让中国企业感到头疼,更使得欧洲商会感到痛苦。
今年年初,当对欧盟委员会审议对中国及越南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提案时,欧洲贸易商协会就明确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欧洲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慢性毒药。
欧洲贸易商协会副主席指出,征收反倾销税并不能帮助欧洲生产商增加其产品的竞争力,只会损害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利益。
而欧盟主要的零售商组织之一的外国贸易联盟同样向欧盟委员会发出了非常严厉的警告,并称:征收反倾销税对欧盟零售商将是破坏性的影响。
然而,记者了解到,虽然欧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鞋类产业问题上,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葡萄牙持“贸易保护主义”态度,瑞典、丹麦等国则代表着“贸易自由主义”的呼声。
作为欧洲重要的制鞋业出口国,意大利制鞋业因劳动力成本偏高、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原因,连续3年不景气,其认为是由中国产品冲击造成。意大利的制鞋工业因受中国低价鞋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对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呼声也最为强烈。
2005年12月底,意大利卫生部通过检验,指出进口中国鞋的皮革中有4种物质超标,分别是镍、偶氮染料、镉和五氯苯酚。 “毒鞋事件”在世界范围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在当时,有温州鞋企就表示,意大利对进口中国鞋在皮革化学物质方面并无一定的标准,是次以中国鞋含有的镍等物质超标为理由展开调查,实质上是想抵制中国鞋的出口,此举有违世贸规则。
中国鞋业:结盟作“无损害抗辩”
作为中国鞋业主要生产基地,广东鞋业在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中涉案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鞋企涉案金额达到7亿美元,其中广东涉案金额超过3亿美元,接近半成。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表示,一旦在此次欧盟反倾销案败诉,广东的鞋业将在欧盟市场上举步维艰。
面对如此迫切的形势,广州万邦、南海金履、裕元工业、丽港鞋业等7家被欧盟委员会抽样调查的广东皮面鞋生产企业,联同虽未被抽样调查但已经填写问卷的番禺创信鞋业,在广州通过组成“欧盟对华反倾销应对联盟”来应对反倾销案。
广州万邦表示,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过程中,渗透了很多“非法律因素”。尤其是在决定是否给予我方企业单独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根本无视数家企业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事实,否决了所有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据了解,联盟已聘请了欧洲和中国专业律师事务所担任顾问。中方代理律师之一的王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欧盟在配额取消后单看三四个月的出口数据就认定中国鞋对欧盟制鞋产业存在损害,证据明显不足。尽管欧盟全盘否决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目前是进行无损害抗辩并未错过时机,所谓无损害抗辩就是我国企业搜集证据和数据证明我国出口鞋并没有对欧盟鞋产业造成实质性产业损害。”
截至发稿时,该联盟的负责人仍正争取在欧盟委员会主管官员本月中旬来华磋商期间与之有对话机会,并要提出无损害抗辩。
有望形成反“风暴”共同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该联盟所公布的《初步立场文件》中看到,该联盟成员共同认为:成立联盟展开应对不仅可以有力支持政府和商会层面的交涉和谈判,也可以强化应诉企业以及利益同盟者的抗辩。
联盟发起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说:“这个联盟是一个由众多中国鞋产品企业自愿参加的利益共同体。我们呼吁省内以及全国其它出口到欧盟的鞋企,加入联盟,形成更强大的力量和声音。只有合力发起无损害抗辩,才有打赢官司的机会。”
事实上,广东联盟这边成立的掌声刚刚想起就受到江浙鞋企和行业协会的声援。
据了解,此次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主要涉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我国沿海市场经济发达的省份。广东联盟的成立就是希望国内相关省份一起加入,形成强有力的态势。
中国皮鞋第一产业基地温州有关人士就立即应和。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在遵循WTO规则下,我们将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声援并参与’广东的这一联盟。”
“我们会积极声援广东‘反倾销应对联盟’。”欧盟对华劳保鞋反倾销最大涉案企业—浙江赛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则 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欧盟对中国鞋作出反倾销裁定成立,总体来讲,广东鞋企还不是国内受影响最大的,而温州和福建等地鞋类企业所受影响将会更大,因为广东有相当部分鞋企和世界知名鞋业巨头有合作,采取贴牌形式生产,且在出口价格上偏高。
吴振昌就表示:“毕竟对于此次反倾销调查来说,欧盟内部不同的声音决定了我们有很多的利益共同者,欧美鞋业巨头Nike、Adidas、Puma和Reebok等,日前也联合向欧盟发出呼吁,反对任何反倾销惩罚。”
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主席Kevin M Burke在此前指出:如果欧盟向中国等国的鞋类产品增收高额反倾销税,欧盟的消费者将是这种惩罚性关税的最直接的受害者。
反对贸易保护 也要产业升级
2005年初以来,欧盟继纺织品后对抵制中国鞋进行了多方准备。2005年2月1日,欧盟已宣布对中国鞋实施“事先进口许可监控”措施;2005年6月和7月,欧盟对中国产的两个税号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2006年1月12日裁定拒绝给予中国13家被抽样调查的皮面鞋企业以市场经济地位。
虽然非市场经济定性与征收惩罚性高额反倾销税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但欧盟的这项决定至少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制鞋企业赢得反倾销诉讼的难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警告欧盟,中国将在必要时就欧盟对中国鞋类反倾销案向世贸组织申诉,中方这一在贸易争端中前所未有的强硬表态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山大学国际经济法专家陈东副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欧盟鞋类出口自由化本来是中国根据《入世议定书》应当享受的权利,因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附件7《WTO成员的保留》中,欧盟承诺从2005年起对中国鞋取消进口配额。而且,早在取消配额之前的1998-2004年间,欧盟皮鞋生产能力就已经从11亿双下降到了7亿双。”
联盟中方代理律师之一的王磊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附件7,2001—2004年间欧盟给予中国鞋类产品进口配额年增长率仅有5%—15%,将欧盟鞋业的没落归咎于中国同行的“不正当竞争”,并没有什么过硬的依据。
广东一直被称为“世界鞋都”。广东省鞋业厂商会会长丘小广认为鞋类贸易摩擦加剧,也有产业自身的原因。
丘小广认为目前广东鞋档次不高,出口单价偏低,一些小企业为争抢市场不惜互相杀价,将价钱压得很低,2005年广东企业出口欧盟的鞋每双单价仅为2.71美元,与欧洲国家鞋价相差数倍,在国内造成恶性竞争局面,在国际市场上累累遭遇贸易壁垒。中低档居多,品种不够理想,价格比较低,这些都是欧盟方面最敏感的产业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