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复星抗疟疾药加紧国外注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4:14 每日经济新闻

  保守预计今年销售将达3000万人份

    宋文明 张继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复星集团获悉,2005年年底,复星集团旗下的桂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青蒿琥酯片剂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预供应商的资格认证,桂林制药也借此
跻身为WHO全球三家抗疟疾直接供应商之一,而另外两家分别是占据世界前十大药企中的成员诺华和赛诺非。复星集团目前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积极在全球受疟疾影响的100多个国家的工商部门或知识产权部门联系注册事宜,为复星青蒿类产品进军国外清除最后一个障碍。

  桂林制药的青蒿琥酯片剂已经在38个国家注册销售,复星集团目前正忙于尽快在其他受疟疾影响的国家进行注册,以便收到采购订单后可以即时对这些国家进行销售。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副总监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2006年以来,复星已收到来自WHO、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以及各国家卫生部门的“数额相当大”的采购订单,复星正在考虑对桂林制药进行扩厂改造,以满足来自全球市场的需求。

  据悉,桂林制药计划在3年内投资1亿多元,建立相关产业链。该公司目前年产能已达到6000万人份。

  兴业证券研究员王晞指出,全球抗疟疾药品市场份额在15亿美元左右。2005年桂林制药的青蒿琥酯片剂在海外的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但大部分利润被国际代理商拿走了。保守预计桂林制药的青蒿琥酯片剂在今年销售达到3000万人份以上,预计新增利润近7000万元,复星医药获增收益4000万元,桂林制药今年利润将是复星集团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复星无意联姻中原制药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从复星内部人事方面获悉,复星无意与中原制药厂就重组事宜进行商谈。种种迹象显示,近日被炒的沸沸扬扬的中原制药厂接受复星重组一事,可能最终陷入“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的尴尬局面。

  有国内媒体近日报道,中原制药厂方面证实“中原制药厂与上海复星集团重组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双方已签订合作性框架协议,复星集团按照协议将收购中原制药厂,并承担后者所欠的债务。此报道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

  昨日,复星集团内部高层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复星集团毫无收购重组中原制药厂的想法。“我们怎么可能主动去申请高达30多个亿(元)的债务呢?”该人士表示,复星集团没有与中原制药厂进行官方接触,这可能是媒体的炒作或者是中原制药厂单方面的意愿。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中原制造厂厂长宋亚军。宋亚军开始表示,中原制药与复星集团在2005年4月份签订了“框架性协议”,根据协议,复星将承担中原制药厂目前约50亿元债务中的一部分,并接受中原制药的部分资产。在记者表述了从复星方面得到的消息后,宋亚军有些语焉不详,强调是与上海复星集团旗下的一个

化工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具体事宜尚未最终敲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