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独资分销 壳牌青岛自立门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7:0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种昂 济南报道 没有事先张扬,壳牌石油公司已在青岛独资设立了“壳牌青岛石油有限公司”,欲通过收购民营加油站直接进入成品油零售领域。据悉,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石油行业,壳牌是第一个以独资身份涉足分销的外资企业。
当我国石油限制政策出现松动的那一刻起,业界人士就开始预测,跨国巨头会纷纷突破原有的政策栏杆,与庞大的国字号石油公司同台竞技。 如今,这一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壳牌登陆青岛 “2005年12月初,壳牌石油就已经获得了青岛市政府颁发的《外商企业投资批准证书》,在青岛市北区中央商务区独资设立了‘壳牌青岛石油有限公司’。”青岛市市北区政府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壳牌青岛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经营范围涉及成品油零售和加油站建设管理等。 记者与壳牌(中国)新闻发言人栗陆莎联系,栗陆莎只表示,壳牌在山东市场正在考虑一些业务发展的机会,但没有就“壳牌独资”一事发表评论。但记者在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得知,壳牌石油将依托青岛港口优势,在青岛投资3000万美元用以加油站的建设和成品油零售。按照中国加入WTO后石油行业放开的时间表,2004年12月1日起,我国已经放开了成品油的零售,2006年12月1日将放开批发。由于青岛是计划单列市,青岛市政府有权批准外商独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加油站建设项目。 据了解,壳牌石油公司对于青岛投资意向由来已久。早在1988年,壳牌公司香港主席布伦南考察大亚湾时就曾受壳牌总部委托,率专家沿着海岸线,由北到南选择投资地。其中青岛即是布伦南重点考察城市之一。当时布伦南在考察结束后选定了两个厂址,其中一个就是现在的大亚湾合资工厂所在地,另一个却始终不为人知。 奇怪的是,记者在负责审批加油站建设项目的青岛市发改委财贸处了解道,从壳牌青岛公司注册至今数月有余,目前壳牌石油并未提交任何关于新建加油站的申请。青岛市市北区政府的官员向记者透露,原来壳牌意欲在青岛收购民营加油站来迅速实现抢滩登陆。这位官员还表示,目前壳牌石油已同青岛部分民营加油站进行了初步接触表达了收购当地炼油厂的想法。 石油行业的竞争一直就是矿产资源和终端市场的争夺。由于石油作为战略资源,外资企业在我国往往更看重于后者。在诸多几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中,壳牌石油已率先在山东青岛登陆。 显然,3000万美元的投资额度只是壳牌石油在青岛一个起点。 独资并非仅为利润 青岛成品油流通协会秘书长朱祥庆认为,青岛加油站已趋饱和,其中民营加油站占据了青岛的半壁江山。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总加油量每日约在3000吨,青岛市共有加油站795座,其中中石化、中石油拥有323座,只占约40%;市内四区现有加油站122座,其中民营加油站55座。2005年油荒时,青岛市区内的44个民营加油站曾因油源短缺而一度全部停业。 由此可看出,留给壳牌石油的整合空间相当宽松。不过,青岛市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刘剑对记者透露,LG在青岛建设加油站的计划已进入实质调研阶段,也在紧锣密鼓地与壳牌石油比拼速度。青岛市场对于壳牌石油来说,可谓空间宽松,时间紧迫。 据了解,壳牌在中国发展业务,已超过一百多年。1980年壳牌再次在北京建立办事处,开展化工产品贸易。目前相比其他国外竞争对手,壳牌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被业内认为最为扎实。2004年,壳牌与中海油已在大亚湾投资20亿美元合资建设炼油厂。 壳牌第一个在我国石油领域独资设立销售公司,申银万国石油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黄美龙认为,壳牌独资绝非仅仅为了利润。这涉及壳牌在中国战略发展的自主性。从壳牌进入中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与三大“国字号”石油公司的竞争迟早将到来。只不过,这些年竞争一直被政策的栏杆所阻隔,合资成了比较理想的选择。然而,通过独资的形式,壳牌公司能更加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选择发展方向。 黄美龙还指出,2006年12月1日我国将放开成品油的批发领域。壳牌石油独资设立零售公司很可能是为将来涉足批发业务作准备。根据我国政策要求,成品油批发企业必须从事两年以上成品油零售经营业务,并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而且在成品油销售领域,批发环节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最大。因为零售市场尚需受油源限制,外资一旦获得成品油批发权,即可自主进口成品油、为自己的网点提供油源,而这恰恰是外资企业的优势所在。许多业内专家也认为,未来外资与三大石油公司的销售竞争主要体现在批发领域。 然而,与多年垄断发展、网络体系完善的中石化相比,刚刚立足的壳牌公司虽然实力雄厚,却并非一个量级的竞争对手。中石化的市场网络之间的协同效应,被认为是壳牌公司迫切需要加强的。这一切都需要稳定的油源和诸多市场网点,甚至是本土化的炼油厂。虽然壳牌石油有着收购青岛当地炼油厂的意向,但黄美龙却认为,炼油厂属于规模产业,与中石化在青岛投资百亿的大炼油厂相比,当地现有的炼油厂炼化能力相去甚远,成本高低也颇为悬殊。壳牌如果真要收购当地炼油厂的话,如何提高规模效应也将是一大考验。 据悉,目前鲜京(SK)已在青岛设立了两家加气站,一旦壳牌、LG全面启动加油站并购、建设,可以预见的是,青岛这个有着港口优势的海滨城市,将成为三家跨国巨头、三大“国字号”公司和诸多民营企业争夺能源市场的角斗场。由于三大国企相加只占有40%的份额,谁将是最终的胜出者殊难预料。由于成品油销售需要纵向(产业链)和横向(网络体系)相互协同,有业内专家认为,青岛市场的比拼最终还要看外资和三大国企在全国范围内整体的竞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