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喝水自挖井 企业酝酿自设担保公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 14:5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上海易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星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北京中关村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在酝酿联合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与其他普通担保公司不同的是,这些企业成立担保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赢利,而是为了获得发展急需的资金。多个企业共同出资,联合成立担保公司之后,企业就可以凭借担保公司的担保获得银行贷款。因此,这种担保公司其实也就相当于某种的“互助”担保。
起因:行业的两难状态 据央行统计显示, 2004年国内担保机构已经发展到3000多家,为什么摆着这些现成的担保公司不用,企业还要自己去成立担保公司呢? 目前的担保公司多为政府型担保公司,尤其是实力稍强的担保公司。“政府直接操作”模式的担保机构,其业务行政倾向明显,因而担保对象由政府来确定,一般的民营企业很难企及。其他一些担保公司有些只针对股东或会员企业提供担保。 不仅如此,很多担保公司自身实力不济无法提供担保。一旦发生一笔代偿,就有可能吃掉几十笔业务的保费收入,导致信用担保机构畏首畏尾,甚至有些担保公司担保资金越赔越少,丧失担保能力。资本实力弱小的担保公司其偿付能力让银行难以信任,在银行的信用等级难以提高。银行往往要求担保公司承担100%的担保责任,每做一笔担保需先向银行按1:1交纳保证金。可以说,这根本不是担保,而是质押贷款了。 而面对如此高的风险,担保公司却无法得到相应的高回报。按规定,担保费一般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50%,实际上平均在1.2%~1.8%之间,低的不到1%。扣除营业税、1%的风险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后,担保公司盈利甚微。无序竞争使盈利空间再次缩水,担保机构互压费率,一些担保机构的费率已经远低于规定水平,有的0.8%也照做。 一些担保公司甚至自身不务正业。有的地区,80%的担保公司不再以“担保”为主业,而以直接投资、股票收益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国家出台了将整顿担保业、严格市场准入的相关政策,“寻租牌照”心理也是催生担保机构高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雏形:企业互助担保 互助担保是一批人为其成员的贷款申请提供共同担保的做法,名称各有不同,例如信贷担保协会、互助担保基金会等。通行的做法是,协会从协会成员和社会公众处集资组建互助合作的担保基金会,然后将基金存入担保基金的银行,银行则以优惠利率向小企业发放总额高于存款金额数倍的贷款。基金会并不为每笔贷款担保全部金额,一部分风险由银行承担。这类贷款的违约率一般低于正常水平。 其实,一些所谓的“联合保证担保”已经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浙商银行推出的“小企业贷款”实行的就是联合保证担保方式,即多个借款人通过缴纳一定保证金可组成互助的联合担保小组,相互提供贷款保证担保,银行借此发放贷款。据悉,这家银行将根据小企业销售收入的回笼比例、担保方式等,率先尝试有限的浮动利率制,企业销售收入回笼比例越高,享受的优惠也会越多。 深圳创立了“互助担保”,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2005年3月正式成立。仅3个月时间,就审核批准互助担保业务12项,担保总金额达2650万元。 近日,海南省农业企业信用担保互助协会已筹备完毕即将成立。该协会将专门为中小农业企业向银行贷款时提供担保。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协会里的其他全部会员企业都在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据介绍,该互助协会担保贷款最大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为3个月至2年。 但是,地方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多数由企业自发组建,在管理和运作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成立专业的担保公司专门处理担保事宜成为企业的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