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欧美酝酿反倾销风暴 广东钢业面临内忧外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7: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从1984年起,国外对我国钢铁工业制品发起过77起反倾销调查,随着去年中国从钢材纯进口国变身为纯出口国,今后海外反倾销的目标很可能直接转到中国钢材本身。由于我国近期出口钢材的价格比国际同类产品价格低数百美元,很容易惹上“倾销”嫌疑。反倾销调查程序复杂,花费时间长,对国内钢材出口负面影响不小。

  因供需失衡,去年国内钢材价格暴跌。内需不景气,中国钢企随即大举挺进海外市场
。随着钢材出口量大幅增长,欧美钢铁贸易保护风暴也日益迫近。海外市场变幻莫测,国际铁矿石价格依然一片涨声,广东炼钢企业处于这两把利剑夹击之下,今年前景不容乐观。

  粤钢出口量突破百万吨

  记者昨天从广州海关获悉,去年广东钢材出口已连续第4年实现增长,出口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破纪录的112.3万吨,比上年劲增39%。

  海关分析显示,广东钢在海外

竞争力日见增强,原因在于广东钢铁企业近年不断深入进行技术改造,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已被众多国外客商接受。据统计,去年广东钢材已出口至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比上年增加21个,出口价格则连续5年增长,由2000年的420美元/吨增至去年的676美元/吨。

  据统计,去年广东参与钢材出口的经营企业达1769家,比上年净增616家;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出口增势强劲,出口量超1万吨的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出口钢材81.8万吨,比上年增长57.3%。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出口同比高速增长84%。

  欧美要向中国钢“开刀”

  出口劲增,引来欧美新一轮钢铁贸易保护风潮。去年底,中国输美钢管421特保终获胜诉,虽然让神经紧绷的国内钢厂松了一口气,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曾在该案中认定,来自中国的非合金焊缝钢管对美国市场“造成扰乱”。因此,专家表示,布什否决421特保,仅仅因为这种做法会导致美国消费者增加的成本将是美国炼钢业增加的收入的四倍,“损人不利己”,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会轻轻松松地将此问题放过。

  广州海关专家分析,美国

钢铁业一直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向中国输美钢材“开刀”。去年11月,5家美国钢铁制造商联合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碳合金盘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330%的反倾销税。这意味着中美钢铁业新一轮战役拉开帷幕。

  对中国出口钢材威胁最大的仍是反倾销。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从1984年起,国外对我国钢铁工业制品发起过77起反倾销调查,随着去年中国从钢材纯进口国变身为纯出口国,今后海外反倾销的目标很可能直接转到中国钢材本身。由于我国近期出口钢材的价格比国际同类产品价格低数百美元,很容易惹上“倾销”嫌疑。反倾销调查程序复杂,花费时间长,对国内钢材出口负面影响不小。

  广州海关透露,除美国外,欧盟、韩国等也正密切监控中国钢材出口,积极搜集中国钢铁倾销的证据,并伺机提出贸易保护调查。种种迹象表明,欧美等地刮起的钢铁产业贸易保护之风暴正在迫近,广东钢铁出口将面临越来越高的门槛。

  中国钢铁业日子不好过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最近预测,今年中国将净出口钢铁900万吨,2007年更将达到1300万吨。分析人士指出,宏观调控大环境下的产能过剩,仍将在今明两年困扰国内钢铁业,由此带来出口压力大增。但国家调整出口政策以及国外进口

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上涨,无疑使盯着国际市场的广东钢企雪上加霜。

  海关专家表示,广东钢厂所需铁矿砂大多依赖进口。2005年进口均价为88美元/吨,比2000年上涨了1.7倍。今年铁矿砂进口价格谈判仍在扯皮,虽然涨幅可能回落,但预计仍将有一定程度上涨,这将对广东钢铁企业增加新的成本压力。

  眼下,国内钢铁企业利润增长大幅下降。据统计,钢铁行业2005年前11个月累计利润同比仅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62.4%。面对内忧外患,专家建议,广东钢铁企业需要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不断提升钢材附加值,使广东钢铁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本报记者 姚志德 通讯员 钟雁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