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费减半居民用脚投票 新疆第一济困医院调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30日 15:34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勾新雨 乌鲁木齐报道 明星医院的诞生 暗红色的火柴盒式居民楼,长满了枯草的国有工厂大门,以及街上偶尔出现的一两个身着深蓝色棉衣工作服的纺织女工,在这个极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乌鲁木齐市东郊水磨沟区
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随后的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该项政策就是基于对新疆济困医院的调研,才决定在全国推行的。 这引发了公众关于平价医院的热烈讨论,同时也让新疆第一济困医院成为了明星。 该院院长王杰说,1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新社、健康报以及很多新疆本地媒体组成了采访团,专门来此报道济困医院的先进经验。 吸引卫生部和众多媒体注意的是该医院对特困患者的特殊做法,门诊三毛钱,医药费减半收取,并提供免费的伙食。获得这样待遇的惟一条件就是持有当地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医院由此产生的“亏空”由自治区设立的专项基金弥补。 其实,这样的做法早在该医院2003年8月挂牌时就开始推行了,为什么到了现在才引起各界的关注呢? 王杰院长说,2005年8、9月间,卫生部部长高强来疆调研,到了第一济困医院后,对这种济困模式以及社区卫生站都“很感兴趣”。另外,自治区卫生厅王小燕副厅长2005年下半年在卫生部医政司挂职,直到年底才回来,其间,王提出了新疆在济困方面一些新的做法,消息由此直通高层。 而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卫生医疗当局正面临着“医改基本不成功”和“天价药费丑闻”等空前的舆论压力。 新疆第一济困医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纺织医院,隶属于新疆最大的企业之一的七一纺织厂,该厂在水磨沟区拥有五六万名职工和家属。 据当地人介绍,2003年8月济困医院挂牌以后经营得并不好,2004年7月,自治区卫生厅对此感到不满,于是撤换了原纺织系统的医院领导,派了一批新人,并由此开始对医院进行巨额投资和改造建设。 当时正在喀什工作的王杰被选拔到了这里,这位年轻的院长嚼着口香糖,语气轻松,充满自信,他说:“我来以后,政策与以前相比并没有变。” 但他承认,正是自治区王乐泉书记在2004年的视察给第一济困医院带来的500万元硬件设施改造资金和1400万元的盖楼拨款使得医院环境焕然一新,发展突飞猛进。 他说,2004年刚上任时,全医院200多张病床只住了二三十人,十分冷清,而现在多项业务指标翻番,营业收入增加了130%,去年达到1400万元。 据他介绍,2005年3月王乐泉书记再次视察第一济困医院,高度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并要求全疆以地州为单位,分别设立各地的济困医院。 “半”去功利化 粗略算来,仅新疆第一济困医院硬件更新和大楼建设两项,自治区财政就要拿出近2000万的投入,除此之外,该医院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财政全包。 新疆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的江处长说:“这样可以去除医院的功利化趋向,这样的支出也不能说是财政负担,这本来就是政府应该做的。” 但是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这样的“去功利化”并不彻底。 据王杰院长介绍,作为一家二甲医院,本身各项费用就很低,医院的“利润率”一般是营业收入的15%~20%,对济困对象实行医药费减半收入,是“看得越多赔得越多”。 现在的运营上,并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办法。医院的支出主要是人员工资、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维护等,收入就是医疗和药物两块。在工资上,其他医院财政负担60%,济困医院是100%负担,大头儿开支的是设备更新等,医院的办法就是“向上要”,或者从500万专项资金里面出,或者类似大楼建设的大项目另有专项拨款。至于营业收入,医院是自己留存的,用于添置设备等再发展的项目。 日常运营中产生主要“亏空”的就是济困医疗这一部分,去年该医院济困医疗门诊3775人,住院176人,占总治疗人数的7%,共减免160万元。这部分经费是从500万的专项资金中支取和弥补的。 王杰说,日常业务分两类,济困的是减一半费用,非济困的就是按照二甲标准收取,与乌鲁木齐其他二甲医院全部一样,只是“能用便宜的就尽量用便宜的”。 王杰现在所担心的就是有限的财政补贴能力和不断增长的济困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他说,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随着医院知名度的提高,济困医疗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现在是持有低保证的居民可以享受济困医疗待遇,一旦这个标准放宽的话,人数将会更大。 他说:“我们也有很大的经营压力。” 王杰的办法是“以医养医”,大力发展非济困医疗业务,用其收入弥补济困医疗所带来的“亏空”。第一济困医院现在的定位就是“立足济困,面向社区,面向社会”。 社区居民用脚投票 在乌鲁木齐第一济困医院住了四天之后,60岁的李女士还是选择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住院治疗。她说,这一场感冒住院七天,前后花了500多块钱,因为社区卫生站“价格便宜不少”,就回来了。 上个世纪50年代,像无数奔赴边疆的热血青年一样,李女士从山东青岛被招工到了新疆七一棉纺厂(以下简称七纺),从此成了一名纺纱女工。现在,李的老伴已经去世,三个在七纺工作的孩子纷纷下岗并正在艰难地谋求新的工作,自己每月享有560元退休金和19元的医疗补助。 她说:“这点钱只够吃饭的,我不敢生病。” 七一纺织厂是新疆最大的企业之一,与五道湾煤矿和八一钢铁厂齐名,是当年王震将军带领三五九旅的官兵,每人节约一顶军帽而建成的。 整个水磨沟区仿佛就是七一纺织厂的后院,云集着七纺大部分企业以及家属区,作为乌市著名的旧工业基地,现在该区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都已经下岗,并像李女士的家庭一样,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新疆第一济困医院之所以能在这里诞生,与这样的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 王杰院长说,本地有很多下岗工人,自治区书记王乐泉很重视,在其倡导下由政府牵头并会同各大厅局对下岗职工的就医问题调查论证,济困医院的设想由此产生。 一位1952年就参加工作的老人说,如果看病,她更喜欢去七道湾医院,因为那里的水平高,对于第一济困医院的印象,她说:“改成济困医院之后,只是服务态度好了一些。” 在第一济困医院去年近7万人的总治疗人数中,济困医疗仅占7%,并且都来自乌鲁木齐当地。无论从历史渊源、目前状况和未来的规划上来看,济困功能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更大的职能其实一直就是一所社区医院。 而在社区医疗市场,第一济困医院正面临着众多私人投资的诊所和社区卫生站的挑战。 一位退休在家的前七纺分厂厂长说,有一项化验在第一济困医院要50元,而在周边的私人医院里只要28元。 “改与不改,药价没有降,既然是济困医院,就应该便宜一些,现在我们一般的病都不敢看,小病就去小门诊”,她说。 在当地居民公认的一家口碑良好的社区医疗站,记者见到了该站的负责人,他坐在一间挂着神医扁鹊画像的诊室里,拿出了一沓近千张的穷困处方,患者都是民工或者下岗工人,没钱支付医药费。 他说:“自治区医院的一种药102元,我们这里只有不到40元。” 这里有五六间诊室,11名工作人员,原本是私人投资的诊所,后来被纳入社区服务体系,是社保的定点医疗站,属于民办非企业机构。没有挂号费,每月900多个门诊,一年运营成本要十几万元,但每年还能保持15%~20%的盈利。 据他介绍,当初政府答应投入一些,现在不但没有投入还要每月交房租给政府,而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都是无偿在做。 “竞争啊。竞争很厉害,你出门看看,500米之内有7家店,包括医疗点和个人诊所。”这位社区医疗站的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