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青岛大炼油项目可能由沙特阿美石油控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6: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颜俊 实习记者 谈毅敏

  上海报道

  中国与沙特之间的一个大手笔合作项目正在低调中继续磋商。

  “已经酝酿好久了,目前双方谈得很积极。”1月23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首次访华的第2天,熟知内情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对记者说。

  在这个中国与沙特合作的大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中国方面很可能将打破外资不得在炼油项目中控股的禁令,向沙特出让控股权,以换取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充足持久的油源。”夏义善说,目前双方参股的具体份额仍在进一步协商当中。

  1月23日,一份涵盖广泛

能源合作的《中沙合作议定书》在北京签署,但合作涉及哪些具体项目及其投资额度,协议双方均未披露。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夏义善所讲的中国与沙特正在谈判的合作项目与青岛大炼油项目具有较大的关联,而并非此前有媒体所报道的“海南亿吨储油基地”。

  “海南储油基地”计划已放弃

  阿卜杜拉国王访华的3天里,双方对合作项目细节均默契地保持缄默。

  期间,一些媒体传出:此次双方商谈合作的项目是海南大型储油基地,“这一合作可为中国提供1亿吨的石油储备能力”。

  有媒体报道称,为了这个亿吨储油基地,2002年底,海南海口高丰综合炼油厂有限公司与沙特王室之间有过重要的合资合作备忘录。

  对于这一说法,夏义善提出质疑:根据海关1月11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为1.3亿吨,现在要建一个油库,几乎能够把全年进口的石油都装进去,不合情理。退一步讲,那么多的石油储存于一地,也不符合均匀分布的原则,不利于减少运输成本。

  而正在为阿卜杜拉国王访华而劳碌的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商务参赞李雁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证实:所谓的“海南储油基地”计划沙特在几年前就已经放弃了,阿卜杜拉此行并不涉及。“报道离谱得不值得一驳。”

  1月24日,海南省发改厅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称,几年前海口高丰综合炼油厂有限公司与海南省及沙特有关方面的确就储油项目谈了一年多,但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协议就停止接触。“现在项目发起人海口高丰综合炼油厂有限公司的法人资格已经不存在,工商部门已经没有海口高丰公司的年检记录,与沙特合作储油库的事更是无从谈起。”该人士说。

  青岛大炼油项目或由沙特方控股

  “海南亿吨储油基地”淡出后,“青岛大炼油”项目进入人们的视野。

  虽然拒绝透露中国与沙特合作项目的具体位置和投资金额,但夏义善表示:该项目的具体合作双方为中石化和沙特唯一具有石油开发投资资格的国有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谈判的核心内容是合建一个大型炼油厂。

  1月22日,阿美石油公司公关部经理Jamal Kheiry接受本报采访时亦证实,阿美石油公司的确正在同中石化商讨在青岛合资建立炼油基地的可行性。谈到进展,Jamal Kheiry用了和夏义善相同的字眼:双方的协商是“积极的”。

  事实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青岛大炼油项目的缘分要追溯到14年之前。

  1月24日,青岛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张旭东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青岛大炼油项目的发起源于阿美公司的提议。1991年,中国与沙特建交的第二年,沙特阿美公司提出希望在中国建设一个2500万吨炼油厂。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阿美公司把选择的目光停留在了青岛。这是因为青岛拥有25万吨深水原油码头以及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这些交通条件非常适合兴建大炼油项目。随后,阿美公司与青岛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了12次谈判。

  1995年,沙特阿美公司与中国有关方面及韩国双龙公司就青岛炼油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在合作意向中,沙特阿美占股45%,为第一股东,中国方面占股40%,韩国双龙公司占股15%。

  但这一项目的发展并未按沙特方面所预想的方向进行。

  由于当时中国的炼油能力已经过剩,不宜再建新厂,加上外资控股炼油厂在国内还未有先例,1995年11月起,该项目被迫搁置。

  直到2004年6月22日,青岛大炼油项目终于获得批准。然而,在青岛炼油项目一期工程的股东里,却并没有出现阿美石油公司的身影。

  张旭东提供的资料显示,青岛大炼油项目一期工程由中石化、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及青岛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投资,上述三方分别出资85%、10%和5%。

  据青岛市经济开发区一位曾参与青岛大炼油项目谈判的人士介绍,阿美石油公司未能如愿进入青岛大炼油项目一期,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前后中石化介入这一项目并主导谈判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中石化来说,技术、设备都可以自己解决,唯一缺的只是稳定价廉的原油。”

  而横在阿美公司面前的另一道门槛也没有解决——中国的炼油领域外资控股依然被严厉禁止。

  2005年6月22日,项目获批一年之后,青岛大炼油作为中国第一座千万吨级炼油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据张旭东介绍,青岛大炼油项目一期投资近100亿元,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2007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而在项目二期工程实施后,原油加工量将达到2000万吨/年。

  正是在青岛大炼油一期工程开工前后,情况再次出现转机。上述曾参与谈判的人士回忆,青岛大炼油项目每年1000万吨含硫原油本来计划以沙特轻质含硫原油为主,但当时全球

原油价格正处在飞速上升之中,如果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价格大幅上升,那么使用进口原油的成本与使用国内原油的成本之间的差距就会显著缩小,利润空间也会大幅收缩。

  而此时的另一个大背景是,全球油价飙升促使中国能源外交升温,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14%的沙特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1月22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首次造访中国,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特别是石油领域的合作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与沙特在石油领域有大手笔合作的传言也不胫而走。

  1月23日,夏义善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与沙特合资炼油厂的项目已经得到政府同意,而且很可能将打破现有政策限制,接受阿美公司控股的要求,目前双方持股比例尚在进一步协商当中。“阿美石油公司参与中国炼油项目的方式可能是购买其他股东的股份或注资扩建。”夏义善还透露,中国与沙特合建的炼油厂将会有一个配套的储油库,原油将全部从沙特进口。

  “控股权换油源”可否复制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市场之一,沙特则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1月23日,随同沙特国王访华的沙特外交大臣沙特·费萨尔的讲话表明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利益结合点。

  “控股权换油源”则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中国可以通过在对方投资的下游炼油厂,吸引沙特提供丰富的原油,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保障;沙特则通过下游投资,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了一个稳定持久的消费市场。

  那么,“控股权换油源”的模式能否扩大到其他外资领域呢?夏义善等专业人士均认为可能性不大。夏义善分析认为,沙特阿美公司获得中国炼油项目的真正原因是,这家国家石油公司的背后是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壳牌等欧美石油公司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事实上,不久前,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胡景岩在北京一次论坛中公开表示,2005年以来,中国官方已经收紧了炼油市场等敏感领域的开放,外资依然无法取得中国炼油厂的控股权。这种官方论调同样证实了,至少短期之内,外国石油巨头想获得我国炼油项目的控股权依然难乎其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