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联邦快递收购大田集团快递业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3:28 新浪财经

  中国,北京,2006年1月24日 — FedEx Corporation(纽约证交所代码:FDX)今天宣布,旗下联邦快递(FedEx Express)已和天津大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田集团”)签署协议,以4亿美元现金收购大田集团在双方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中的50%股份,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联邦快递和大田集团于1999年成立合资企业。在此次交易中,摩根大通(J.P. Morgan)出任联邦快递公司的财务顾问,为其提供独家财务咨询服务。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 )担任大田集团的财务顾问,
为其提供独家财务咨询服务。

  该项收购具体内容包括:

  ·大田集团目前在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中所占有的50%股份,从而将该合资企业转变为联邦快递独资公司;

  ·大田集团目前用于开展国际快递业务的资产;

  ·大田集团位于国内89个地区的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资产。

  该协议成交后,联邦快递将在中国拥有超过6000名员工。此项交易还需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以及获取有关证照等惯例程序。

  FedEx Corporation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施伟德指出:“中国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格局。自20多年以前在中国开展快递业务以来,联邦快递就一直投身于在中国所发生的伟大变革当中。为了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所做出的此项战略性投资,将更有利于公司在未来几年中进入到许多重要的市场,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并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深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

  大田集团董事长及集团创始人王树生表示:“自从1999年双方开始合作以来,联邦快递和大田集团在中国缔造了一个无可匹敌的服务标准。随着中国的快速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商业环境的变革,中国整体的市场环境正在快速地发展着。我们确信,该项协议的签署会确保公司以及全体员工充分利用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大田集团将继续经营其国际货代、普货运输和商品分销等业务。

  联邦快递亚太区总裁简力行表示:“此次收购加深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我们的客户,包括那些位于中国的二、三级城市的客户,将会因为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到世界上的主要地区而受益匪浅。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外的一些城市,如人口数量是洛杉矶两倍的武汉,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对于联邦快递在本地区的长期发展也至关重要。”

  联邦快递对中国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在开放市场方面所取得的不断进步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可靠的运输网络是政府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同时,随着财富的流动,这个网络也必须要由中心城市向外延伸。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一项报告表明,大部分驻华企业称中国目前相对不十分发达的运输网络降低了他们的企业竞争力。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的出口额达到了创纪录的7620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了28%。进口额为6600亿美元,增长幅度将近18%。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超过1.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外贸国。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并预计将会在2003到 2023年期间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率,从而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航空货运市场。

  联邦快递首席经济师,同时也是上海人的黄赓表示:“

中国经济将延续其强劲的增长周期,这主要归因于其在全球
供应链
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作为基础雄厚的制造基地需要从周边的亚洲国家进口大量的关键电子元器件,因此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和持续增长的消费将继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货物以及
奢侈品
。”

  为中国带来的利益

  通过此次收购,联邦快递将巩固其在国内业已建立的互利合作关系,通过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进行业务运作而取得的宝贵经验,联邦快递得以提供更多样的运输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

  联邦快递的中国员工今后将为其所工作和生活的社区贡献更多力量。联邦快递已向国内健康、教育和艺术等领域提供了数十万美元的运送服务以及直接捐助。

  此外,联邦快递始终坚持雇佣本地员工、并培养他们担任管理层职位,这一传统将继续为中国做出贡献。2005年,联邦快递荣膺翰威特十大“中国最佳雇主”称号。联邦快递在中国的管理层中有超过80%的人是中国本地员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