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 > 正文
 

全煤会衔接链条断在哪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21:05 中国电力新闻网

  本网通讯员 孙向方

  耗资巨大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几乎无“绩”而终,煤电相互指责,各执一词。争执之中,双方不乏过激言辞,煤电恩怨更趋加深。事实上,如果跳出煤电行业利益,从国民经济大局出发审视煤电之争,得出电煤价格该涨还是该稳的判断并不难。

  煤价稳定: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诉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煤炭价格的涨跌,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2002年以来,由于高耗能产业无度发展拉动了能源需求,煤炭价格连续上涨,高位运行,屡破历史记录,这是不争的事实。

  

煤炭价格的数轮上涨已经给发电企业和全社会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目前五大发电集团中,火电企业的亏损面已经达到44%,接近半数。如果发电企业接受煤价再涨,亏损面必将进一步加大。此外,2005年第一次煤电联动后,发电企业还有16元的价格涨幅没有完成联动。由于国家为了经济社会稳定对电价实行管制,发电企业煤炭涨价成本得不到消化,导致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压缩,生产经营困难,使得发电企业再难承受任何成本增加。

  一位基层发电企业的厂长表示,厂里生产已经难以为继了,如果煤炭再涨价就意味着全线的亏损,如果实在运转不动,惟一的选择就是停产。正如中电投一位人士所言:“煤炭企业说我们联合抵制涨价,并非如此,不是我们要抱团,而是企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其实,煤炭企业今年继续提出涨价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基本诉求,本无可厚非。不过,鉴于目前高煤价已经给上、下游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并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的通胀压力,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根据资源稀缺程度定价就不应是煤炭涨价的充分理由。需要指出的是,煤炭资源归国家和百姓所有,如果煤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后果是火电企业全线亏损、停产,全社会稳定受到损害,这个利润最大化宁肯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应该服从国民经济的大局,而不能只顾企业利益。

  煤价再涨:缺乏市场支持的一厢情愿

  据预测,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其中发电用煤12.1亿吨,加上出口8000万吨左右,总需求约22.5亿吨。而从煤矿产能看,截至2005年4月,全国持有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核定能力为22.6亿吨,超过2006年总需求。煤炭过剩的压力将进一步显现,在这一市场条件下,煤炭企业再提出涨价要求缺乏市场支持。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供求状况决定价格。2002年以来,全国煤炭价格基本是上扬态势,但去年9月份左右,山西一些地方煤炭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价格下滑,而且是煤炭企业主动愿意降价,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煤炭企业常常埋怨煤炭过剩时,电力企业把煤价压得很低,这实际上煤炭无序竞争的结果。当初煤炭产量严重过剩,价格下滑是市场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而产能过剩恰恰是由于煤炭行业无序发展造成的,责任在于煤炭自己,而不在电力。今年我国焦炭出口价格从去年的440美元俯冲至110美元,浪费一次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全行业亏损,却为别的国家提供廉价原材料,这能怪谁呢?你能指责人家不给你高价钱吗?是自己的无序发展失掉了价格话语权,煤炭企业对此应该深刻反思,避免再走过去的老路。

  煤炭行业:对市场化存在严重误读

  去年以来,国家提出要全面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煤炭企业立即一呼百应。而事实上,国家推行这项改革是为了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不再过度干预企业经营。

  显然煤炭企业对国家的政策存在误读,虽然

国家发改委基于稳定国内物价的通盘考虑,强调要保持电煤价格稳定,但煤炭企业并不理会。在他们看来,市场化就是涨价。

  目前中国的煤炭企业,即使是国有煤炭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能顾全大局,他们考虑的不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煤炭作为资源形态的国有资产本该为国民经济服务。然而,煤炭企业却完全扭曲了,目前中国15万个矿山企业中,仅有2万个是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的矿业权,其他均是行政手段无偿划予取得,这是目前煤炭企业低成本、高收益的重要原因。正是体制漏洞,造就了煤炭企业的暴利和煤炭富豪。

  社会上常常传言黑脸挖煤,白脸赚钱,这是十分片面的。首先,电力职工收入高于煤炭职工不符合实际情况。近年来新投产的一些电厂职工收入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新厂人员比较少,机组煤耗较低,一座百万电厂职工不足500人,劳动生产率数倍于煤炭企业,这部分职工的收入较高是正常的。而对于传统发电企业,职工的收入并不高。笔者所在的电厂在当地说起来是好企业。但每月收入不过1700元钱,同一集团的永济发电公司职工平均收入只有800多元,电力职工常常自嘲是“纸老虎”。

  其实,比较煤电职工的收入没有多大意义,职工的工资水平并不能反映企业的收益。煤炭富豪们一年赚几个亿,矿工的工资依然很低。对于煤炭国有企业来说,这几年煤炭暴涨,最大的受益者并非国家,而是企业。大部分的涨价收益留存在了煤炭企业,煤企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给矿工开出高工资,板子却打到电企,这是不公平的。

  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在管理上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据笔者所知,一家矿务局的基层煤矿,竟然有专职篮球队,并且队员大多来自体校,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有的煤矿竟然养活着80多人的军乐队,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唇亡齿寒:煤电本应和谐相处

  最近,煤炭行业有人说煤炭市场化任重道远,其言外之意是煤炭涨价任重道远。需要提醒煤炭企业的是,煤价上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煤价的上涨最终会影响到社会所有消费者,特别是发电企业,将价格矛盾将转嫁给其他行业,会导致社会产品的成本上升、价格上涨。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危险仍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煤价如果再涨,无疑会增加新的推动通胀的因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另外,很多经济学家预计,2006年我国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如果煤炭价格无序上涨,下游行业利润缩减、倒闭、工人失业,可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那时候必然导致煤炭需求减少,价格暴跌,煤炭企业可能又是最大的受害者。试想,如果因煤炭企业过高的煤价,迫使发电企业连连停机,煤炭卖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多年以来,煤电之争一直绵延,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双轨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我们并不应对过去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恩怨一直耿耿于怀,就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历史已然形成,当前煤电双方应当摈弃前嫌向前看,纠缠于过去的恩怨毫无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长期积累的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煤电双方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互信互谅、和谐共处,而不能仅打企业自己的小算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