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沈阳纺企开闹工人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3:37 华商网-华商晨报

  90%以上企业招不到工人 劳动强度大、报酬少是主要原因

  晨报讯 (记者 刘艳玲) 服装厂的栾经理签订今年春季出口到欧盟的定单挺多,然而他却高兴不起来。

  记者看到,他的厂子里有400台服装设备,一半闲置,原因就是“招不到工人!”

  现状不缺定单只缺人

  栾经理说,“外界都以为现在服装厂生意不好是没有定单做。可实际上是有很多定单等着去做,招不到加工工人。”

  记者联系了沈阳其他几家大型服装加工企业,90%以上的企业都表示了与栾经理相同的看法。

  “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协定达成共识后,沈阳乃至辽宁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都有了更为稳定的贸易环境,现在正是新一年生产计划的关键时期,而且定单安排也很多,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工人不够用了。”沈阳一家毛衫厂李经理这样说。

  原因工作累、报酬少

  根据沈阳市服装行业商会的粗略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沈阳从事服装、纺织行业的工人大约有三四万,服装加工企业的工人占一半,但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人缺口少说也得有近万人。

  “与付出的劳动强度相比,所拿工资不高是工人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沈阳服装行业商会会长高基富认为。

  专门给欧盟地区做羽绒服帖牌加工的企业老板刘林表示,“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在车间从事流水线加工,按件计算工资,月工资大约在800元左右。”

  “由于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女孩子更愿意到电子产品加工车间去工作,转移了一部分服装工人。”业内人士分析。

  解决联手到南方寻工人

  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志国对此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一个地区、一家企业的事情,与当地的整体行业背景有关。目前来看,沈阳的纺织服装产业尚未形成发达的产业规模,很多重复建设、产业布局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协调和控制。

  高基富昨日透露,预计在春节过后,沈阳当地企业将联合起来,通过商会的平台到安徽等南方地区,寻找一些工人来补充工人缺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