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首富施正荣的德国畅想和德国10万屋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1:33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柯卉 发自德国 寒冬季节,住在柏林的斯蒂芬和妻子去了希腊海滨享受休闲假期,不过他们家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可没闲着,兢兢业业地以每千瓦时约52欧分的电价,为主人创收。斯蒂芬家有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其他在德国风靡的产品一样,它也是来自一家中国公司。
“现在的发电差不多是我们家全年用电量的两倍。”斯蒂芬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在德国,很多家庭都像斯蒂芬家一样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家庭用太阳能系统实际是一套全独立的能源系统,利用太阳能生成的光伏电。这种设备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的使用,还可通过转化器,将每千瓦时的电力以高价卖给电力公司。 德国10万屋顶计划 由于对能源瓶颈的担忧,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推出推广家庭太阳能发电的“1000屋顶计划”,1998年德国政府提出开始实施10万屋顶计划,争取从这些屋顶上取得300兆瓦太阳电。 斯蒂芬家的太阳能装置安装价格并不低。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德国四口之家,每年的用电需求大约是4000千瓦时,如果要通过PV(光伏发电)装置来满足电力需求,大约需铺设40立方米的屋顶,造价约为2万到2.5万欧元。 不过斯蒂芬有着自己的打算。2000年通过的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和2003年EEG补充PV法规定,国家公用电网供电商有义务收购个人或机构利用装置生产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德国光伏电的收购平均价格是56欧分,对于建于建筑物上的太阳能装置,其购电价平均高出10欧分,铺设在建筑物外墙上的PV模板,还额外增加5欧分。而2004年德国家庭使用公网电力的价格大约为35欧分/千瓦时。 每千瓦时21欧分的差价,让斯蒂芬对这笔投资颇有信心,“10年后这套太阳能系统不仅能让我收回成本,还能帮助我继续盈利。” 在政府的鼓励政策下,更多的德国家庭开始采用太阳能发电设施。根据德国经济部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德国约有0.9%的家庭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德国和奥地利,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个与电网连接的PV装置,生产的交流电单独造册统计,并入地方电网。 中国新首富的德国畅想 斯蒂芬家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是一家名叫尚德(STP.NYSE)的中国公司制造的。这家由中国归国学者施正荣创立的中国最大、世界第六大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尽管成立时间只有几年,但现在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施正荣也因为持有尚德总股本的46.89%,成为中国新“首富”。 尚德占中国国内70%的光伏电池产量,但其产品90%销往海外。德国正是尚德的最主要市场,在柏林,尚德建立了他们的欧洲总部。2004年尚德来自德国、欧洲其他地区及国内的销售收入分别占72%、17%和8%。2005年1~9月,三地销售比重分别为50%、30%和20%。 去年德国的太阳能发电增长约为20%,2006年增幅预计将与之持平。预计到2010年,德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最高可达150亿欧元,其主要用于建设新的太阳能发电厂以及太阳能设施工厂。但即便是德国企业不断扩大产能,这个庞大的市场仍然供不应求。 位于德国Bischofsheim 的Inek 太阳能机械公司主管戴勒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德国国内市场的模板供应不足,他们去年一年销售不少中国太阳能产品,市场形势相当不错。其中当数尚德和天威英利卖得最好。天威英利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的另外一家大型光伏电生产企业。 但和其他中国制造不同的是,中国太阳能电力设备在德国市场并不是以价格取胜。 德国本土太阳能模板生产商EXTRA -SOLAR 的管理人员海恩纳女士对本报记者承认,中国产品如果说与他们相比存在价格优势,“那也是非常有限的”。 德国拉芬斯堡Pro太阳能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的沃尔茨先生表示,他们销售的中国太阳能设备,是针对欧洲标准、德国标准而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很高。美中不足的是“顾客从订货到最后收到产品,中间需要等上很长的时间,尤其是产品质量认证的过程,有时长达1月以上”。 中国产品的优势还体现在出色的产品性能,以及灵活充足的供应。不过沃尔茨说,他们经营的产品并非直接到中国购买,而是通过中间商,如果没有“中间商,那我们得自己跑到中国去购货”。 中国企业并不是最大威胁 在德国国内,更多的专业人士希望将太阳能产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新一届的德国政府对于新能源研发也将给予进一步的支持。过去的一年里,德国燃油价格上涨了40%,刚刚过去的俄乌能源纠纷,更是令德国上下高度警惕。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81%的德国公民认为应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该国的对外能源依赖。 事实上,德国在太阳能产品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98年,德国太阳能年总装机仅为1.4万千瓦,2004年装机数是这个数字的20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利用国家。 不过德国的背后还有中国的追赶。2004年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跻身世界五强,电池产量排名第五,组件产量排名第四,已成为仅次于德、日、美的第四大光伏制造国。国家发改委曾表示,2005年~2010年,政府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太阳能项目。其中,该资金的65%将投向光电转换领域。 不过相比较德国经销商的说法,德国本土厂家对待中国产品的态度相对要保守些。海恩纳认为,原材料产品价格贵得离谱,是影响公司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德国自己的电池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才需要通过进口产品满足市场”。 “中国企业并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威胁。”海恩纳说。(本报记者王佑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