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华南隐现气荒 > 正文
 

高气价操控链条探源 市场投机者扮推波助澜角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1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 清 上海报道

  春节将至,华南地区高气价仍在蔓延。

  高气价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民营及外资经销商、国内LPG生产商各有不同说法,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一批市场投机者确在此次燃气价格暴涨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经销商自述操作链条

  LPG(液化石油气)是我国市场化较早的能源产品。王玉锁、龚家龙等一大批知名富豪都是在1990年前后从这个行业掘得第一桶金,开始其创业之路的。而于世龙(化名)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进入这个行业。

  目前,于世龙在潮州拥有两座1000立方米库容的加压冷冻库,主要业务是向潮汕地区几十个网点供气,同时还向小公司做一些批发生意。

  “我这个库算是2级库,比不得华丰等大公司的规模,因此气源也是多元化,主要是通过进口商买进口气,有时也向炼油厂进一些北方气,反正怎么挣钱怎么来。”于世龙对记者说,由于这半年以来,国际气价暴涨,加上现在政府对燃气行业的管理政策越来越严厉,他对自己生意的前景有些担心。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8月份开始,国际LPG价格已由400美元/吨一路攀升到目前的650美元/吨,相应的进口气广州到岸价也由不足5000元飙升至目前的6800元左右。

  “价格是从未有过的天价,汕头加德士、潮州华丰、广州华凯等一级气库为了防范风险,自然都减少甚至停止了LPG进口。同时为了保证未来的供应,这些公司开始控制现有库存的出气量,气价也随之上涨。”于世龙说。

  此外,LPG终端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居民往往因为涨几元钱就换一家燃气供应店。因此,气源紧张时,我们宁可不发展新客户,亏本也要维持老客户。”但于世龙也承认,为了减少亏损,跟他有业务关系的门店基本上仍会以提高送气费等名义涨价。“我只是二级库,一级库的气价上涨,我们顶不住多久,不涨几乎是不可能的。”于强调。

  近日,一些媒体揭露出“各大进口商到岸的液化气基本上都是在去年11月底下的订单”,而去年11月的燃气进口价虽然也处在上升过程中,但没有1月份这么高。显然,燃气商在这40天的时间差中赚取了不菲的差价。

  一位在华南拥有一座大型LPG冷冻库的外企的相关官员对记者说:“我们近期到岸的货的确是在去年11月下的订单,但按目前的国际气价进行销售,这是行业惯例。”这位人士认为,按照40天前的订货价格来确定现在的销售价格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果那样做,广东的LPG市场将形成滞后于国际价格的广东价格,其后果必然是国际气价高企时,货都往外流,本地闹“气荒”;而国际气价下跌时,从外面来的走私气充斥市场。

  此前有传闻,为了规避政府的限价,有些一级库的经营者采取按政府定价售气,然后再由买家用其他名义将差额部分返还的操作手法。

  就此传闻,记者向该外企人士求证时,他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也很难,政府的规定必须执行,但企业毕竟是企业,我们是做生意的,也要生存啊。”

  北气为何难南下

  国际气价高企,进口渠道受限,那么国内LPG生产渠道又如何呢?毕竟进口气只占国内总需求的30%左右。

  LPG是石化产业中炼油环节的副产品。据了解,我国本土LPG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及长江沿岸各省,华南及西南地区由于炼油产能较少而LPG需求巨大,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区外调入或直接进口。其中广东每年LPG的进口量达500万吨,占本地需求量的80%。

  事实上,当华南气价一路攀升最高达到8100元/吨时,华北、东北等地气价仅5000元—6000元/吨,西北地区价格更在5000元/吨以下。

  货往高处走,为何低价的北方气没有对华南高企的气价产生抑制作用呢?

  一种说法是由于冬季运输的瓶颈,导致北气无法迅速南下。

  “这是一个理由,但关键原因不在于这里。”一位中石化官员明确指出,“两大集团虽有心从华北、东北调拨资源平抑华南价格,但由于在当地没有大的库容,所以有心无力。”

  据该人士介绍,为了便于运输,LPG需加压冷冻由气态变为液态。这就要求生产商、销售商拥有相应的运输设备及储运设施。“中石化、中石油的主营业务是炼油

化工,因此一直以来其LPG运营都是依靠各地经销商。”

  长期以来,这些民营企业都是采取从北方采购到华南销售的模式,谋取地区价差,这一次也不例外。

  唯一的差别在于:由于拥有巨大的库容,他们掌握了市场价格的主动权。

  在华南地区,除了拥有20万立方米库容的汕头加德士、拥有8万立方米库容的潮州华丰、拥有近6万立方米库容的广州华凯外,像于世龙这样的民营老板还很多。

  “有了库容,他们尽可能多的在北方采购,但同时却有意控制在华南的销售量。进口气减少了,北方气被限量销售后的结果注定是价格逼空。”上述中石化人士感叹道。

  他举例说:2005年12月20日中石油大连石化招标出售1.5万吨LPG,最后中标价为4699元/吨,被潮汕一带的民营企业尽数买进。“4700元的价格加上500元左右的运费,这些中标者的成本仅仅5300元/吨,可是在它们的操纵下,华南市场价格始终维持在6700元以上,利润惊人。”

  对此说法,于世龙不置可否。

  “飞单”内幕

  “涨价后获益的不止民营燃气经销商,一些飞单者的炒作加剧了价格的波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据这位人士介绍,所谓飞单者是指一些有渠道从炼油厂拿到LPG提货单的人,手不沾货,直接倒卖提货单的行为。

  “每次招标会后,实际的成交价格往往会比招标价低100元左右,可见他们的能耐。”上述人士说。

  据记者多方了解,LPG运输商是这批飞单者当中的一部分。但运输商仅仅是飞单者中较低级的一群人,往往拿到的订货量并不大。相比之下,那些更有能力获得大量LPG提货单、随时可以拿到销售配额的飞单者是获益最多的。而且越是大批量的订单被倒卖的次数也更多。

  据了解,LPG没有固定的成本计算方法,业内一般是比照汽

柴油价格的0.8—0.9进行折算。

  “由于华北、东北地区集中了两大集团几千万吨炼油产能,所以即使华南行情火爆,炼油厂也不会将出厂价定的太高,以免在竞争中被动。今年以来,北方炼油厂LPG出厂价一直维持在4000—5000元。”一位中石化人士说。

  这样低的出厂价与华南市场还在飙升的市场价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权力寻租在所难免。

  “我们不可能直接拿到出厂价,提货单倒卖一次加价100—200元/吨是正常的,但几次转手后,成本已在6000元/以上,因此市场价的高企也就不足为怪了。”于世龙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5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