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马钢结盟:资产重组仍需观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杨瑞法 实习记者 支维墉 上海报道 在2005年风起云涌的钢铁业联合重组大潮中保持沉默的宝钢终于出手了。 2006年1月18日下午5时,上海浦东宝钢大厦4楼会议室,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企华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建国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大钢铁企业共同宣布,正
签字仪式简洁而低调,没有举行惯常的新闻发布会。双方为此次结盟确定的基调是“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目标明确、务求实效”。 在双方高层审定的简短新闻稿中,关于结盟的具体内容仅寥寥数语:“加强双方在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推进研究开发方面的合作;加大在大宗原燃材料采购、市场营销领域的合作;在企业战略和规划领域加强沟通和协调。” 为实施《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双方还将建立企业高层定期互访机制,同时成立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合作项目。 资产重组第一步? “宝马”握手,从表面看似乎仅是一个松散的战略联盟,但据知情者分析,这很可能是两大钢铁企业为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宝钢、马钢的产品和市场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宝钢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产品以高档板材为主。而作为我国六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马钢,则拥有全国最先进的热轧大H型钢生产线和亚洲最大的车轮轮毂专业生产厂。此外,马钢的中板和高速线棒材在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 宝钢和马钢在地缘上也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它们不但同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宝钢旗下的梅山钢铁公司还与马钢毗邻,若“宝马”联姻,两个企业可以方便地连成一体,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巨无霸。 事实上,“宝马”重组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9月,马钢就与宝钢签订过《管理咨询服务合同》,全面引进了以宝钢作业长制为中心的基层管理模式,双方还组成了作业长制项目推进部。当时便有业内人士认为,宝钢管理移植马钢是双方正式重组的前奏。 从某种意义上说,“宝马”携手也是为情势所迫。 进入2005年,米塔尔、阿赛勒等世界钢铁巨头加速了在中国收购兼并的步伐,将华菱等企业收入了囊中。 同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济南开会,有关领导在会上不无担忧地指出,跨国钢铁公司在中国收购兼并的步伐已经加快,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落在他们后面。2005年7月20日,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在此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掀起了兼并重组的热潮。2005年8月16日,鞍钢、本钢联合重组的鞍本集团在沈阳揭牌;2005年12月19日,武钢与柳钢的战略重组尘埃落定。 在跨国钢铁企业和鞍钢、武钢等国内钢铁巨头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宝钢也在寻找并购重组的契机。 去年7月21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的第二天,谢企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宝钢正在加快进行这方面(并购重组)的工作。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会长,我特别强调,与其让国外企业来进行收购,不如我们自己首先把提高集中度的工作做好。” 那么宝钢瞄准的企业是否就是马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谢企华当时避而不答。 如今,宝钢的重组对象已经日益清晰。 宝钢的目标是,到2010年前,达到30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成为世界钢铁业前三强。2005年,宝钢已完成粗钢产量2272万吨。而去年5月,马钢总投资250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的高附加值板卷产品生产线工程已经启动,项目竣工后,马钢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万吨钢。宝钢若与马钢重组,就能提前实现3000万吨钢的生产目标。 而如若与宝钢重组,对马钢也好处颇多。 “马钢这几年投资规模很大,它要想同时在管理、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以及市场上登上一个新台阶,必须依靠宝钢这棵大树。”马鞍山工商银行的一位干部说。 “宝钢是马钢学习的榜样,马钢与宝钢结成战略联盟,是双方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马钢集团董事长顾建国说。 “重组要体现政府意志” “宝马”重组,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但这两大钢铁企业在兼并重组的道路上却走得小心翼翼。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子不快,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政府体制上的原因。”去年夏天,谢企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吐露苦衷,“我们的国有企业属于政府,联合重组要体现政府的意志。” 马钢是安徽省最大的工业企业和马鞍山市的主要税收和利润来源,国内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上的羁绊可能成为“宝马”重组的一个障碍。 一个例子是,去年米塔尔对华菱的收购,并没有影响湖南省政府的利益,因此米塔尔和湖南省政府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我们国有企业去跨地区重组,湖南省的利益如何协调?”谢企华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研究”。 如果“宝马”真的联姻,还会遇到一个潜在的难题:两大企业如何融合? 1998年,宝钢与上钢和梅山钢铁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企业重组,为了使被收购企业与宝钢真正融合在一起,宝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据谢企华介绍,8年多来宝钢一直在进行内部整合和老企业的改造,员工总数从17.6万人减少到现在的8万余人,技术改造投入了几百亿元的资金。“如今,被重组的老企业已经脱胎换骨。只有把我们原来的重组做好了,我们才有力量进行新的兼并与重组。” 也许,正是仔细考虑了上述诸多的困扰,双方的结合才走得小心翼翼,不得不走出战略结盟的第一步。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钢铁业寒气袭人。铁矿石涨价、市场供过于求和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滑,似乎预示着中国钢铁业的冬天已经提前到来。2005年,宝钢虽然仍取得了合并销售收入1670亿元,合并利润220亿元的好成绩,但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其利润已呈下滑之势。宝钢不锈钢的售价已从销售高峰时的每吨2.7万元跌至1.7万元左右。马钢股份的每股收益则从2005年上半年的0.3258元大幅下降至0.0894元。 在漫长的重组道路上,“宝马”首先结成战略联盟,也许就能起到抱团取暖、顺利过冬之功效。然而,“宝马”要真正实现重组,融为一体,还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