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农业 > 正文
 

充满生机的现代大农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10:06 南方日报

  来自广东农垦的系列报告之六

  时光,斗转星移;大地,晨曦又现。而世界,已步入2006年。

  55年前,一支穿军装的队伍,吹着军号在雷州半岛上那最偏僻的荒野上安营扎寨,从事垦殖,自那以后,军号再也没有停止过。这支队伍在不断扩大,步着军人的后尘,翻身农
民、退伍军人、归国华侨、大学毕业生、水库移民、知识青年先后陆续加入了,现在它已是一个有着35万人规模的大型农垦企业,但是,听着军号作息的传统保存了下来,随着经济社会变迁,它已没有多少原有的意义,但是,你到农垦的各农场去,每天仍然能听到嘹亮的军号声响:哒哒哒嘀哒……

  历经半个多世纪,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农垦人立足大地的生存之道始终没有变,也从没有停止过创造的步伐,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前进的号角越发嘹亮。

  上篇

  活力 魅力 现代大农业前景无限

  广东农垦的土地连片、集中。种蔗,蔗林如海;种剑麻,麻地一望无际;种橡胶,胶林一个山头连着山头;哪怕是种花卉,仅一种花就动辙千亩……大面积,大规模,谁到了这些地方,都能强烈感受到“大”的气象。

  但大不等于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尤其如此。要做狮子,不做大象!近几年,广东农垦在现代大农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番新天地,成绩骄人。

  精准 节约 高效

  让我们先来到位于湛江垦区的“土壤养分测定化验室”,就是在这个摆满烧杯、试管和各种试剂的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对垦区各地块土壤进行养分测定--就像对人体进行体检一样,对土地的各种微量元素做一个透彻了解和把握。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与化验室相邻的生物有机肥厂。在这个厂里,在生物有机肥制造过程中,将根据以上测定的结果进行配方,缺啥补啥,生产出最符合相关作物生长的生物有机肥来。

  让我们再到位于不远处丰收糖厂附近那片2700亩的甘蔗园。蔗园的水塘边,有一座泵房--那是以色列地埋式滴灌系统中枢,在这里,水和配方生物有机肥由电脑自动调节控制,通过地埋式管道对这片蔗园进行滴灌。滴灌,有人形象地称它“打吊针”,输出的每一滴水,都丁点不漏地作用在根部。以上这套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农田灌溉模式。

  经实践,用水量比传统喷灌节约60%以上,肥料利用率比常规方法提高1倍以上,并且,大幅度减少了田间劳动强度,瞧,一个人坐在控制室,通过视屏,按按键盘,可以管理上千亩作物。并且,糖蔗产量提高50%至80%,糖度提高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同样的面积可产更多的蔗和产更多的糖。甘蔗宿根期可以延长至5年,改原来二年一种为五年一种,大大节约了甘蔗种植的翻地、打垅、下种、铺薄膜、施肥灌水等大量投入和劳作。

  测土--配方--滴灌,精准、节约而高效!

  按照规划,再过3年,农垦40万亩蔗园将有一半安装上地埋式滴灌或其它节水设施,届时,垦区甘蔗的单位产量和产糖量将跃上一新水平,现代农业的集约化、高效性将在这里体现得一清二楚。

  苗圃里的现代化

  以番

石榴为例。

  在广东农垦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里的木本水果无性繁殖中心,按常规种植需要3年方能开花结果的番石榴,在这里,采用快速繁殖及标准化管理技术,当年育,当年种,当年每株结果20多公斤。以后,通过花期调控,每年可结7次果,每株可产果100公斤以上。

  再以橡胶为例。

  本来需要培育一年半至两年才能芽接出圃的橡胶种苗,在科技园里,运用橡胶籽苗芽接技术,只需5个月左右就能出园定植。并且,经这种技术培育成的种苗栽种后生长快,标相整齐,可以提前一年割胶,这一来,总共就节约两年多,且能节约大量的育苗土地。橡胶业每年所需的胶苗一百多万株,现代育苗技术,其功其效,可想而知。

  广东农垦的橡胶种植是我国仅有的三大基地之一,糖产量占全省近一半,剑麻产量占全国65%。水果、畜牧水产养殖也是农垦举足轻重的产业之一。它们,首先全是土地上的文章,想要拥有核心

竞争力,想实现农业产业效益最大化,就必然要在种苗环节开好头,为此,广东农垦建立种苗繁育中心。抓科学育苗,在农垦这片土地上,花卉、橡胶、剑麻、菠萝种苗繁育都挤身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糖蔗、水产的种苗繁育中心也已在紧锣密鼓创建之中。甘蔗育种中心将通过组培方式脱毒,培育出高产高糖不带病毒种苗,在源头上减少病虫害;不久即可投产的水产种苗中心同样将运用最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年产20亿尾不带病毒的良种虾苗,供应农垦位于粤东粤西两大水产养殖基地以及附近虾农。

  现代化规模化的种苗繁育不仅满足农垦大农业的需要,还面向社会,农垦周边的农民,都知道农垦的种苗好,相拥来买,一个现代化的种苗繁育产业已然呼之欲出。

  现代机械装备现代大农业

  广东农垦创建以来,耕作机械化的努力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其中,剑麻的机械化程度要高些,至今,从翻地、打垅、撒石灰、锄草、套种起畦、施肥覆沟……除了最后的割叶,都实现了机械化,使剑麻种植从早期一个人工只能管理20亩逐渐达到现在的60亩。然而,受作物生长特点的限制,垦区种植规模最大的甘蔗,从田间管理到最后的砍蔗收成,一直大量依靠人力,为此,它成为近几年农垦人的攻关对象,现在,他们建成我国唯一的甘蔗种植机械化示范基地。

  试点的6.5万亩蔗地上,引进使用世界先进的农业机械80多台套,实现甘蔗从种到中间管理、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喷药机臂宽达27米,每小时作业面积达500多亩,同时也可做喷洒叶面肥作业;切断式联合收割机每天可收割甘蔗2000吨,顶得2000多个工人;大马力拖拉机、深耕重犁机、激光平地机都是世界最先进的,耕作起来效率高,质量好。在未来几年,垦区甘蔗种植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这套装备。现代的种植装备带来的是种植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化,它所引起的农业进步既全面又深刻。

  田野进入产业循环链

  在对广东农垦的循环经济有所展现之前,还得先说说生物有机肥厂。

  这个建成于2004年的厂,利用农垦糖厂滤泥、罐头厂果皮,剑麻渣,猪场的粪尿等废料,与引进的微生物菌种菌粉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年产5万吨,供不应求,是我国目前技术先进规模最大的生物有机肥厂。

  正是它,使广东农垦形成了三条完全闭合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它们是:糖产业循环链:从田间收获的蔗进入工厂制成糖的过程中,产生的蔗渣用于造纸、造碎粒板或燃烧发电;产生的废糖蜜用于制成酒精;产生的滤泥制成有机肥回到田间。

  剑麻产业循环链:从田间收获的剑麻叶在工厂加工成纤维、剑麻制品比如地毯、麻绳、抛光轮布等,所产生的麻渣用来提炼剑麻皂素制成激素类药,提炼后的残渣制成有机肥回到田间。

  菠萝产业循环链:从田间收获的菠萝在加工厂制成罐头、果汁后,果皮制成有机肥回到田间。

  蔗、剑麻、菠萝,所有这些土地上出产的原材料,在加工厂转了一圈变成各种产品之后,原来巨量的被抛弃物,经生物有机肥厂造化变废为宝,循环回到了田间,回到土地,回到新一轮农作物机体上,创造新一轮绿色农产品。

  ——这是现代大农业的又一真谛:循环利用,增值增效,绿色生态。

  下篇

  安居 乐业 构建和谐垦区

  广东农垦50个农场的10万职工共35万人口,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50多年前,在被开垦出来之前,那都是一些极少人烟的荒芜之地,这就决定了农场场部以及数以千计的居住点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水、路、电、房……一切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十分简陋。

  时代在变,在前进,但是,由于垦殖的特点和种种历史原因,至90年代末,部分农场职工的居住条件还是很差,一些五六十年代盖的水库移民居住的泥砖房仍有职工居住。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垦人决心“重整优势,振兴农垦”,几年来,在努力“扭亏增盈”,“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过程中,也开始了构建和谐垦区的努力。在决策者历年的工作报告中,总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坚持以职工利益为根本,把关心职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经几年努力,农垦经济上去了,农垦的社会面貌也改善了,依靠企业发展正在逐步解决此前职工工资拖欠的问题;在省政府的帮助下初步解决了7万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问题;一切都在朝着健康发展方向推进。在此,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自从2002年开始,广东农垦决策者们铺开了垦区农场场部小城镇建设蓝图,并且正在化蓝图为现实。

  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提出

  场部小城镇建设的提出,广东农垦决策者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有过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必要性:第一、广大分散居住的职工聚集在场部有规划建设起来的、现代设施完整的场部生活,是提高农场职工生活质量、享受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第二、小城镇通过聚集人口,成为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中心,使场部真正成为经济、政治、文化于一体的区域中心,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吸纳四方资财与人才,构成新的经济发展要素,带动繁荣农场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推动垦区社会发展。第三、提升农垦形象,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可行性:第一、这几年,经一系列作为,农垦经济已经走出困境,扭亏为盈,综合实力极大提高。企业增效,职工增收,职均年收入从2000年的6800元提高到现在超过万元,很多家庭有所积累,开始有能力考虑建房改善生活。第二、以前受道路、通讯等条件限制,为了生产方便,分散居住是必要的,现在,交通、通讯发达,家家至少也都有了摩托车,一线职工从场部到作业区来去与联络方便了,为改散居为聚居提供了硬条件。第三、只要场部小城镇规划建设得好,许多散居在外的老职工的后代甚至周边的村民以及一些外来的垦区农民工也乐意择此而定居。第四、垦区有7万多水库移民危房改造与场部建设以及小城镇规划同步进行。

  想清楚了的事情就要去做,为此,在一些示范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形成功能完整、区域清楚、环境整洁的社区”的场部小城镇建设目标;推出“长远规划、分期实施、因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建设原则,做到“一年启动、三年铺开、争取5年初见成效”。农垦是中国的农垦,与全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农垦7万多水库移民纳入广东省的库区移民住房危改统筹以及农场道路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广东农垦决策者提出了农垦“职工旧房改造、移民职工的危房改造和场部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资金来源“个人出一点、住房改造基金出一点、企业补贴一点”的“三位一体”和“三个一点”的运作方略。从2003年起,场部小城镇建设开始在较大范围展开。

  建设中的场部小城镇

  不妨到一些建设中的单位看看,在那偏远的山区里--

  红峰农场:这个农场以橡胶种植为主业,连续几年,增产增收。农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先行,1.6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条小河从中流过,四周的山头,是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场部办公区、职工住宅区、商贸区、文化娱乐休闲区、社会公共区、工业加工区等,各功能区设置完善合理。现在,办公楼前广场灯光球场,每天吸引职工和周边群众早晚来健身散步,场部旧区改造后,房屋道路整齐洁净,两旁绿化,安上路灯,新区已按规划搞好三通一平,进入建新房阶段。现在,场部有常住人口4500人,流动人口一千多人,由于有了一定的人流物流,为职工提供了第三产业机会,有了一条为居民服务的商业小街。也由于小城镇规划建设文明有序,宜于居住和创业,还吸引了附近农村群众来购地建房。小城镇经济发展已见端倪。

  和平农场:位于化州中部,种植橡胶为主,长期亏损,是农垦的特困农场之一,总人口7787人,其中水库移民6067人,是50年代从高州长坡、良德水库搬迁的移民及后裔,大多散居在农场生产队,这几年来,由于橡胶逐年增产增收,在主业发展的基础上,搞的果园养鸡养猪养鱼自主经济也有收成,开始走出困境。2004年,场部小城镇规划设计,场部旧区改造同时进行了新区的土地平整、铺设排洪排污管道、开辟小镇主干道和沿湖路……在这一过程中,每天都有几十个退休职工观看,主动提建议,真可谓“景观一新,人心一振”,新区已经聚集了一批移民新建户的到来,外出谋生的人也纷纷回来。现在,常住人口4000多人,商铺40多间,有四班车每天往返化州。入夜,职工捐资设立的180多盏路灯照得街上亮堂,荔枝龙眼熟时,有几十个经销商在这吃住,场部现出一派生机。

  火星农场:职工家属7113人,2371户,住房大多是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建造,说起要建设小城镇,职工有顾虑,感到头绪太多,困难重重,但是,对改变农场人居环境的愿望也很强烈。这是一个以橡胶种植为主业的农场,这几年,由于橡胶产业体制调整,乳胶产量高质量好,有市优价,胶农年年增收,大多数职工有些积蓄,变理想为现实大大可能,当农场把由市级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小城镇设计图展示出来后,职工共建农垦美好家园的热情大增,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的一些原水库移民,包括他们的后代也都赶回家乡建房。他们说,我们从小在农场长大,对农场感情很深,回农场安居,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规划这么好,坚定了我们的决心。

  地处城市郊区的农场,它的规划设计除了有场部的旧的办公、教育、休闲文化广场、生活区改造外,还有新开辟的商业街、集贸市场,工业用地,以便接受市区经济辐射,建成为集住宅、商业、工业、运输业、教育、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一应齐全的具有农场特色的社区。……

  农垦小城镇建设的开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划在前,明确这是事关农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需要,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因此,坚持请有资质的市级以上的设计单位做规划设计。规划时,坚持因地制宜与高起点相结合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经营小城镇原则,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坚持挖掘农场特色塑造小城镇形象原则。因此,在已经动起来的农场,都呈现出一派生机、散发着时代气息,一改过去的“老农垦、农垦老”形象。

  农场小城镇建设,是关于农场人口生存发展环境的再造,它把农场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调动引发了出来,比如农场优势、特色的发挥;职工资财有效聚合使用;职工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提升和再造以及继往开来动力的调动;它还引发了周边社会的关注和兴趣,吸纳社会资金和居民,创造农场与社会间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广东农垦农场多,人口众,历史积累的问题也多,小城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按照计划,分批投入,每年建一些,坚持数年,将有几十个极具农垦特色的一至两万人口规模的现代文明的农场小城镇在广东的版图上新星般闪烁。

  未来篇

  振兴 拓展 增强经济竞争力

  过去的五年,是广东农垦“求生存、谋发展”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转折期。这5年里,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境外拓展战略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凝聚了人心,重塑了形象。有人说的好,农垦又威起来了。这是振兴农垦的5年。

  “十一五”到来了,对未来的五年,农垦将以“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为目标,以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为途径,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继续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国有和民营的界限,国内和境外的界限,确立糖和橡胶为垦区的两大支柱产业,它们是农垦的优势产业,也是事关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重要产品,橡胶,国内扩展面积每年增3万亩,达到60万亩,重点在海外,发展境外种植加工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糖业,垦区自有的40万亩基地,通过现代农业途径提高单产,并且带动周边农村40万亩,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产糖50万吨,蔗渣造纸10万吨,酒精5万吨。生物有机肥10万吨,燕塘乳业、东方剑麻、畜牧水产、果业加工、制造业、贸易服务业是垦区产业体系的六大重要产业,有的是垦区资源优势特色产业,有的是面向社会和市场,也都将有大的发展。

  未来,作为一个企业,农垦人的目标是,将垦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程度高、竞争力强、经营效益好的大型跨国经营的

农业产业化集团。

  本版撰稿 郭碧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