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 > 正文
 

煤炭订货会无奈延期2天 电企考虑海外买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2:03 第一财经日报

  五大电力集团没有签下一笔电煤合同,冀望政府干预

  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为期10天的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煤炭订货会”)昨日在热闹与遗憾中收场,煤炭企业自认为并不过分的涨价愿望,仍未得到电力企业的丝毫认可。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订货会电力分会场获悉,华能等五大电力集团没有签下一笔电煤合同。由于煤炭价格涨势难平,部分企业已考虑从海外买煤。

  电、煤企业谈判胶着,迫使大会组委会将会期延至12日。而参会的河北峰峰集团一位负责人则称,如果双方继续冷战,会议估计将拖延至14日。

  电企坚不“买账”

  

国家发改委预测,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而预计全年煤炭供应将达22亿吨,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正是基于这个判断,今年国家放开电煤价格,决定由煤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

  此次煤炭订货会上,国内三大煤矿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价。其中,神华集团供应给电力企业的无烟煤提价15元/吨;山西潞安煤矿的贫瘦煤上浮价格达到40元/吨。

  山东省煤炭局副局长乔乃琛表示:“即使是今年电煤涨价8%也只相当于每吨涨价20元,如果涨6%也只是涨了15元。”

  不过煤炭企业的涨价冲动却遭遇了电力企业的迎头“冷水”。据了解,中能燃料总公司及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等五大电力集团实际已形成价格联盟。对煤炭涨价要求,电力企业普遍采取了“不还价”战略,甚至根本不对涨价幅度进行“讨价还价”,这让煤炭企业感到很无奈。

  有电力企业说,目前煤炭价格已接近国际煤价,涨价不太现实。目前,国电集团一位与会者已回北京;云南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李云武在会议结束前三天就返回昆明,“煤电双方难以谈拢价格,再待下去意义已不大。”

  冀望政府干预

  电力企业态度“强硬”,很显然是希望国家再施援手。国能公司一位人士透露,近日发改委可能会有一些调解办法出台,届时煤、电企业的僵持局面或许会出现转机。

  煤炭运价下降似乎也使得电力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起,煤炭主要航线运价如秦皇岛至广州、秦皇岛至上海的航线运价指数,每周跌幅在1%到2%之间。

  河北某电力企业一位高层称,现在港口运费在不断下降,动力煤进口关税也由原来的6%降至3%。同时,海外进口的是商品煤,国内买进的是原煤,相比之下前者煤品质量更高。

  业内人士分析,煤电双方僵持不下,一个普遍的心理是,电煤价格不要一次性涨价,要分期分批逐步与市场接轨。看来,双方价格博弈还将持续。

小调查
您认为煤电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原因是:
计划煤市场煤双轨制影响未消除
双方形成价格联盟致谈判难进行
电力行业本身处于垄断强势地位
煤炭行业供给呈现出宽松的格局

您认为如果能达成一致,最大的可能是:
政府将采用干预性措施
电力行业进行价格妥协
煤炭行业进行价格妥协

您认为煤炭价格涨价应是:
一次性涨价,同市场接轨
分期分批逐步同市场接轨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