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发展会展业何必咬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8:2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刘宏伟

  前不久,某市市长在对媒体发表的谈话中,在被问及是否认为会展业能够给该市带来利润时说道:“我认为能赚钱的,我会咬着牙再培育一些年……”。这代表着一种决心,也代表着一种心态,恐怕也是代表了大多数正在试图打造“会展城市”的政府部门的心态。尤其在热衷场馆建设方面,很多城市的心态是:我种下了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然而
,是否能够如愿,决定权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市场手里,对于这种做法,市场可能会说:不。

  短短几年时间,会展已被国内不少城市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有待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不论城市规模如何,有此倾向者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对会展经济认识上的巨大误区往往导致了很多不利于会展经济健康发展因素的产生,甚至会使有志发展会展经济的城市走上弯路。

  误区1

  认为建了会展场所就是发展了会展经济,就能挣钱了。实际上会展经济必须紧密地依托于区域的市场水平与流通状况,乃至一个国家会展业的成熟度也是与该国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相适应的。博鳌论坛总监、前北京市贸促会会长姚望曾经指出:虽然国内某些城市有了会、有了展,却尚未形成业态,称不上“经济”二字。因为作为业态的元素应该包括:在市场中激烈竞争的多个主体;齐全的门类;已经形成场馆、广告、运输、咨询等相关的综合服务群体;存在行业协会等联合组织等等。按此要求,显然有些城市的会展经济是不成立的。会展经济不是简单地出租场馆,而是要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名牌会展以掌握在展会召集上的主控权。

  误区2

  认为只要搞会展业就会挣钱。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很多了。在2003年北京市贸促会举办的30多个展会中,真能挣钱的只有1/3,少数的还要赔钱。即使是世博会这样举世瞩目的项目也是很不容易挣钱的,1984年在美国新奥尔良路易斯安娜举行的专业世界博览会,是历史上第一个破产的世界博览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24亿马克(约合11亿美元)。办展会是一种经济行为,即使凭借对市场的实时、客观分析,也同样会受到市场环境、突发事件的制约,是有赚有赔的。比如前些年国内的工业展、汽车展、汽配展都挺火,但是近两年这些类型的展会铺天盖地,再办就很难了。

  误区3

  认为任何人都能开会、办展。上海某会展公司负责人曾经表示:“对于展览公司来讲,只要有专业人才以及先进的策划理念,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搏击风浪,进入门槛并不高”。果真如此吗?“在我们的视野里,失败的展会比成功的展会要多得多,缺乏专业的会展人才和强大的会展公司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业内人士说,在我国会展业由政府行为向经济行为转换的过程中,要求市场主体具有扎实的经济实力与从业经验,只能是个较为漫长的积累过程,而竞争者的质量最终将直接决定整个行业的质量。

  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发展会展,最关键的是定位;要走特色办展之路,寻求差异化竞争。日内瓦在50多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欧小城,如今却因联合国诸多组织机构坐落其间并成年累月举办各种国际会议而名声大振,其每年因会议和相关产业的收入占整个城市GNP的一半以上。有会议之都美誉的巴黎,每年都要承办30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收入约7亿美元。据专家估计,全球每年会议收入约在2200亿美元之上,且以8%~10%的年速率增长,可惜其中的80%均被欧美城市收入囊中。我国许多城市有着发展会展经济的巨大潜质,悠久的文化底蕴、相对独特的自然资源等等,但是必须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优势的基础上,明确发展定位并持之以恒地发展。博鳌的成功应当给我们带来启发,其起点于立足东亚,辐射亚洲,面向世界,依托地区旅游资源,终于取得了成功。

  城市是会展项目的承载者,也理应因此受益,关键是定位和有效地利用政府手中的政策杠杆,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谁能保证举办国际会议不比举办展览更能彰显其优势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