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专家呼吁大力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8:18 中国经营报

  作者:崔莹

  2005年12月23日,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召开周年所庆暨学术研讨会,就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大力加强应用型会展人才的培养。

  高校会展教育定位“塔基”

  我国会展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会展人才培养日益为政府、为院校所重视,探讨和研究会展人才培养教育的模式正成为业界的一个关注点。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会展教学如何定位的问题。

  近一二年来,我国会展教育明显加速,全国一下涌现出几十所大专院校开办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教育,在校生达数千人。面对会展业急需大量人才的客观形势,各院校对会展教育表现出热情,应该是件好事。不过,会展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育问题,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专家指出,我们在对会展教育倾注热情的同时,也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会展人才。

  经过研讨,专家一致认为,研究会展教育,首先应该对高校会展专业教育进行定位。高等教育具有层次性,其系统结构皆呈金字塔形,处于塔基的应是教育培养为数众多的应用型人才,以职业型为价值取向,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会展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应该属于“塔基层”教育。如果高等学校教育层次分类模糊、定位不准,既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教育资源不能做到扬长避短,又有可能使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符合社会需要,产生就业难的问题。

  学生更多参与会展实务活动

  据了解,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利用高等院校教学优势,把如何加快培养符合业界急需的应用型会展人才作为研究方向之一,自2004年开始招收了会展商务管理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北京联合大学会展所李智玲所长介绍说,会展所注意在研究所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把会展经济研究活动与会展专业教学和会展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会展专业的教学和学科建设。针对会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会展所注意加强与实业界合作,既为研究工作建立网络,也为教学工作搭建实践平台,全年先后组织教师和学生200余人次参加科博会、展中展、汽配展等会展活动。李所长认为,会展经济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需要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到会展业的实务活动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研究工作。一年来,会展所一共参加了比较高端的会议15个,参与了包括亚洲教育论坛“中小型高校发展战略分论坛”等若干个比较重要的大型会议的协办工作,受北京贸促会的委托,会展所承担了《北京第八届中国科技产业博览会》数据支持和统计工作。李所长认为这种应用型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

  与会专家学者对联大会展所的工作方向和模式给予了肯定。联大会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亚洲博鳌论坛秘书处总监姚望建议要进一步搞好会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好案例教学,并要把实践工作继续推进下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博士表示:学校、研究所一定要做好定位,要有亮点、有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务实,不要泛泛地讲宏观理论;教师要多接触实务,与企业联手打造真正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就业出路好,从而树立学校的品牌。北京贸促会储祥银副会长认为,在会展教育问题上,其学科概念和定位要清晰,要重视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要有序,教材要择精华而用。他表示,会展业对人才知识方面的要求是集中英文表达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于一体的。他还特别提出,学校教育归根到底是素质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仍是“做人”,将来在就业岗位上能够融入企业文化,并为企业文化增添新的活力。来自会展实务界的代表从多年来企业员工的素质角度,强调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等的重要性。

  在会上,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陈泽炎副会长、中国展览馆协会王云民副秘书长、中国展览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薛婷婷主任、北京国际会议展览协会张羚副秘书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刘宏伟所长、德中贸易有限公司陶光远总经理、北京联合大学冯虹副校长、贡文清教授等专家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